佛弟子文库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

道证法师  2019/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角度来说,真正念佛就是心念真正放在佛。这必须要放下其他一切不相应的杂念,必须要有能力克服内心所有的坏念头,才能真正专心在一句阿弥陀佛的佛号上,当然这也包括要能降伏一切犯戒的坏念头。

所以真正念佛的人心念放在佛,他一定是持戒,不可能有犯戒的心念和行为。

真正持戒,心一定是

由持戒角度来说。戒律是佛在日常生活待人处世,实际存心、讲话与行为的原则,也就是佛身口意三业的规范。所以真正持戒,心一定是念到佛;有一念“佛的身口意三业”,念“佛所有的教导和行为的原则”。

所以真正持戒,也就是在念佛。念佛与持戒的心是一体的,不能分开的。

对真正明白佛及戒律意义的人而言,念佛和持戒是一致的。念佛与犯戒这两种心念是不可能同时生出来的。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当下的念头若是犯戒,一定不在念佛。

如果一面犯戒、一面念佛,这种心念与佛不相应,不能叫做真正念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道证法师文章列表

【佛学漫画】是什么让轻视念佛的律宗祖师改修净业

大师又讲到自己发忏悔心、改往修来的想法。他思维:以...

古大德持诵《阿弥陀经》的感应

天乐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诵《阿弥陀经》...

如何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

念佛法门是难信之法,生真信极难。释尊说,我这次来娑...

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有一篇开示《与方圣胤居士...

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问: 平时念《阿弥陀经》及佛号,有时帮莲友临终助念...

念佛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

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哪。我们每个...

平常起烦恼忘了佛号,临终也自然会忘了

我们刚开始建立佛号时,是在没有烦恼时建立佛号,你不...

彻悟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法门殊胜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兜率天跟西方净土有什么差别

兜率天跟西方净土还是有差别。诸位你去读读《阿弥陀经...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

人体七个器官最怕冷

寒冷的冬天一来临,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面...

【佛教词典】代语

(术语)有二:一代现前之众者。谓师家垂语,使众下语...

【佛教词典】中道应本

谓圆实中道为应化之本源。中道之理为法界之实相,即离...

素食的十大益处

素食的好处极多。至少具有下列十大益处: 1.益寿延年...

大安法师:修行的高低是看德行

修行的高低看德行,不在于外在的东西,无论是哪毕业的...

如何为临终者和刚去世者开示和助念

1、病重者念佛,只可一心求往生极乐世界,不可求病好。...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快乐跟...

布施的质与量,会影响到功德的大小吗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认为布施的东西要数量多、品质好,...

拥有感恩的心

人生于天地之间,戴天地之大恩,时时保有一颗感恩的心...

发愿忏悔回向,这三步每天都得做

为什么我们要经过学呢?不学你怎么知道?你不知道,人...

【推荐】做好人而命运坎坷,你还要不要做?

我从小对看电视没有什么兴趣,但爸爸规定我要看布袋戏...

持名念佛有三大殊胜方便

我佛所说无量行门,皆是随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而求其...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1.生平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讳圣量,别号常惭愧...

赖咤和罗圣者的故事

有一次,释迦世尊带着五百个比丘弟子,从拘留国游化到...

用大悲水治愈重症糖尿病

民国五十年(公元 1939年),余患中风,左半身不遂,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