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愿忏悔回向,这三步每天都得做

梦参老和尚  2018/05/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发愿忏悔回向,这三步每天都得做

为什么我们要经过学呢?不学你怎么知道?你不知道,人家说“盲修瞎练”。

我这也是讲故事。我们雪峰有个老修行。可能我们道友有知道的,就在那个枯木那儿。以前义存祖师时,有一个大树枯了,剩了半截了,他就坐那枯木里头成道了,开悟了。后来,专门修了个大房子,把枯木装起来。那儿有个老修行,在那儿拜千佛、拜万佛、拜华严、拜法华,拜了17年。我去那时候17年。85年我到雪峰,特别去看他。那时,他拜了17年了。

我到那儿去了,他就问我,他说的的福建福南话,我不懂,有个小孩给做翻译。他说:“法师啊,怎么样了生死啊?”他把我问得很莫名其妙。我说:“你在干什么啦?”他说:“我在磕头啊。”我说:“磕头干什么啊?”他说:“消业障。”我说;“消业障干什么啊?”他答不出来。我说:“你天天在了生死,你还问我怎么了生死啊!我还没有象你这样磕头呢!我都没了生死啊。悟到这样,你还问我。你就在了生死啊!你做吧!我到美国去了。”

雪峰一个道友到美国去,我特别问,我说:“我们那个老修行呢?”他说:“那个老修行有点着魔了。”我一听,问:“拜佛怎么还着魔了?”“他说他成佛了”。我说“成佛了,也不见得着魔啊,拜佛成佛是必然的。”“他是不收任何供养的。”我说:“谁给他钱?”他说:“你懂得的,给他大米,他收,其他,都拿到常住那儿了,剩下什么,任你供养什么,全部交给常住。”因为他有这个福、有这个德。后来,我最近到厦门,他又好了。必须懂得啊!为什么要学啊?因为你不懂得教义,你怎么走入错路了,你还不知道!必须得有次第啊!成佛得发菩提心呐!发菩提心才能行菩萨道啊!你心都没发,愿也没发,忏悔也没做,那你修道呢,很容易走入歧途!

先忏悔。在你早上上殿,你一去,就忏悔,心里观想忏悔。完了下了殿,把做的这个功德,布施、供养。给一切诸佛菩萨是供养,给一切众生是布施。发愿、忏悔、回向、这三步,一天到晚,你一定得做,这才能够。做的时候,要把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观恒进去。

礼佛怎么礼?有十种礼法。礼,就是身体在磕头,心里在想。心里的想,是“观想”。口里还在唱念。身、口、意。在你正做的时候,转变你的身口意,变成诸佛菩萨的身口意。这样子呢,你的成就呢,快一点。那么,你修行的时候,少走弯路。象我们住佛学院的,我们在鼓山的时候,我们佛学院老和尚传禅的时候,两个经常地辩论、争执。这种争执是不对的。一个人从言语进,一个从观想入。

禅定呢,禅,这个字,意思就是三昧。平常说“观”,就是想,想,就是修观。所观的不同,修的生死观嘛,了生死的观嘛。你观什么?换句话说,你在想什么?这是禅的最简单的开示。禅,一个示,一个单,很简单!简单的开示,就是很简单的启发。

学法,不要在文字、形相上追求。怎么办?回光返照,就是自己的心。文字上说的很玄很妙,就是你的心。回归观想你的心,心即是佛,是心是佛,是心成佛,莫向外追求。这叫心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将来要做什么

青少年的时候,同参道友三五成群经常讨论著:「将来要...

【推荐】弘一大师:改过十训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

《梁皇宝忏》十卷都说了些什么

礼拜《梁皇宝忏》是佛门中修忏悔的主要法门之一,流传...

听到哪里有灾难,你马上就回向

今天的雨很大,大家还是来了,就是一念心!这种道心,...

不可乐于听闻而怠于实修

问: 师父慈悲,弟子学佛以来,一直很好乐听经闻法。对...

【推荐】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一位朋友谈他学佛的感受时,说他本以为学佛就是多做善...

净土法门发愿的重要性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 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

清明节佛弟子怎样做才对已故亲人最有利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这样发愿

在这世缘当中、在生老病死苦当中,特别在病的当中,那...

越是你困难的时候、越要这样去发心

无灾无害地过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这个谁都得...

除了自己的业障,共业也是要忏悔

忏悔业障非常地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我们开阔一些讲...

地藏菩萨的第一大愿

地藏经的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品就是第一大...

【佛教词典】受具戒法诸部异同

亦名:诸部受戒法通局、百一受戒通局 子题:十诵十种受...

【佛教词典】念施

(术语)六念之一。忆持而不忘布施之功德也。...

知识不等于证悟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

没有人能独自取得成功

15世纪,在纽伦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户人家,家...

佛法的57条正见

1.正见宝镜照妖邪,魔鬼不敢现影踪,狂慧虽有强词辩,...

众经之王《华严经》的不思议功德

如果我们跟全圆的华严经比较就会发现无量寿经也全体具...

佛说五「不」连贯起来的修行路

大乘经论中,记载了佛陀金口亲宣的五个不字! 不忘念是...

善修奉行十念法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

十二时中,障碍修行人所对应的十二种动物

这个精魅是怎么回事呢?它的本来面目是一个动物,但是...

禅的态度

假如面前有两张相片,一张是少女照,风姿绰约、美艳惊...

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

问: 菩萨为何有无明?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

寓言故事:人的一生

有一天,神创造了一头牛。 神对牛说:你要整天在田里...

堕落到畜生道的业因

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在这个无边无际的法界中,生...

佛教与环境保护

古人说:世上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土佛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