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

2014/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菩萨为何有无明?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能否‘觉无情’,如果不能,怎么会‘有情’及‘无情’同圆种智?

中台禅寺答:《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不能得成无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一切众生以攀缘心为自性,故虽本具‘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却‘遗此本明,终日行而不自觉’,此即所谓的‘无明’。在无明的障蔽之下,一切众生处于‘不觉’的境界,枉入六趣,流转生死,不得休息。

佛是圆满体现人人本具的‘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达到‘圆觉’的境界,故其无明障蔽已彻底净尽,一丝不存。而菩萨则是效法佛的修行指导,正走在‘破除无明,返迷归觉’的道途之中,以‘始觉’照‘本觉’--即以开始觉醒的智慧心光,一分分唤醒、觉悟本具的自性心光。所以菩萨是处于佛经所说‘无明分分断,法身分分现’的境界。

由此即知,一切众生所具的无始无明、无始菩提涅槃皆无二致,佛、菩萨、众生的不同,全看各自体现了多少本具的菩提涅槃妙觉明心,破除了多少无始无明,也就是破除了多少用攀缘心为自性的执着而定。这就是佛、菩萨、众生的不同之处。

菩萨,乃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意译为‘觉有情’,亦即‘觉悟的有情众生’,亦为‘觉悟有情众生的大道心众生’。此因菩萨是效法佛陀自觉觉他的菩萨道,从利他当中完成自利,直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从文字表面的意义来看,‘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同’应该是没有差别才对,其实却是有很大差别的。怎么说呢?‘情’是我们这念心、这念觉性;‘无情’是一切依报世界。有情众生最后成佛了,一切都要归因本具的种智。种智就是佛通达一切种种法的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圆明。我们的觉性、佛性是空性,万法与宇宙一切现象也是空性,空性是相同的,运用佛性去契悟、去观照宇宙万物的空性,契悟、观照之后才知道一切法都是空性,如果没有佛性、灵知灵觉的这念心,就没有办法体达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真理。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菩萨就是明白了‘有情众生’的‘正报’:身之美丑、强弱、智愚……;‘依报’:所处国土、环境、气候、风俗之美恶……皆是由心所造、自心所生。外在无情土木树石、山川大地,无一不是有情众生情识妄动所感得的果报。这些森罗万象看似真实,却犹如反映自心的镜像,历历明明,却皆是镜花水月,如梦如幻而已。而在迷的有情众生,却是惑于所见的内外境界,执着相对二元的世间,爱憎取舍、徒生分别,而昧去本觉。

当菩萨完全破除了以假为真、以识心为真性的无明障蔽,本觉圆满体现,则‘圆成种智’,即成就佛的清净圆满,达到菩提涅槃、无内无外的绝对不二境界。这就是佛经所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真正意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如何理解「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问: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古德多有言及。西方极乐世...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问: 如果对世间的妻子儿女、财产、事业等等还有留恋之...

把佛号跟四十八愿做连结

问: 忆佛念佛和心想佛号相不相同? 净界法师答: 佛号...

万一犯了五逆和谤法,就不能往生吗

问: 关于往生的条件,在于深信切愿,弟子对这点也是...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

出家人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问: 法师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大安法师答: 一个...

福业与波罗密有什么差别

问: 请问尊者,什么是福业?什么是波罗密?它们两者...

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

问: 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福能空罪,慧能破愚

每有久住丛林之人,未开佛法知识,未阅佛祖经典,一向...

素食,就是不做饿死他人的帮凶

哈佛营养学家梅尔指出:如果美国肉类生产降低百分之十...

参禅的下手方法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和各位法师慈悲...

是你自己的心,把你自己创造出来

首先我们要知道:其实你的生命是由你自己的心所变现的...

【佛教词典】金刚牢持菩萨

(菩萨)金刚界金刚手院中行第二位。密号守护金刚。守...

【佛教词典】摩夷

(术语)Māt?ka,论藏四名之一。译曰行母,本母。论藏...

怎样印证因果轮回是真实存在的

问: 佛教说人世间都有因果轮回,但是对于今世的我们...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有白昼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须要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

世界冰王的财富故事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

先吃冰激凌 还是先拜佛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

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阿来是个16岁男孩,暑假快到的时候,他对父亲说:爸爸...

【推荐】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

攀缘心是怎么生起的

再看欻然,就是起火的助缘。当我们人寿越来越少,进入...

云何说诸法如幻

问: 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复说诸法如幻? 答: 了境是...

印光大师:念佛百问

1、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