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  2020/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问:如果对世间的妻子儿女、财产、事业等等还有留恋之心,但同时也很想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人能往生吗?若到了临终,虽然很希望阿弥陀佛来,但又担心阿弥陀佛不来,那往生的机会大吗?还是阿弥陀佛能够加持他,令他不生贪恋和担忧之心,顺利往生呢?

大安法师答:这就代表众生的心了,既想去,又舍不得去,既担心这个,又担心那个,这就是缺乏智慧的表现。我们欲界的众生,对世间的五欲六尘、财产、子女等贪恋是避免不了的,就是证到初果的圣人,他都会有贪恋,更何况凡夫。

那么,净土法门就是带业往生的法门,虽然还留恋一些世间的东西,但内心里面确实具有信愿持名的念头,这里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心,若这个愿真实的发出来了,你就不会像原来那样对世间的妻子儿女、事业等等有那么重的贪恋执著。

所以平时一定要熏习净土经论,使自己的信心清净,愿力坚固。若你到了临命终时,还想着家亲眷属,那说明你没有真正对这个娑婆世界产生厌离。

作为一个佛教徒,一定要知道这个世间的五欲、事业、眷属等等确实都是梦幻泡影的事情,都是假的。再说得确切一点,这些家亲眷属就是令我们无量劫轮回的冤亲债主!世间人总会把家亲眷属看得很亲热,但你如果有宿命通,知道自己跟这些家亲眷属是什么因缘关系,你就会厌离了。

在我们还没有往生之前,本着善意去担当一个角色,尽一份道德义务,义务尽完之后,绝对不要去留恋,也不值得留恋,一切都要把它看空,在心里绝对不要留痕迹。就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多的留恋,才会在这个世间纠缠不已。

这个世间,你只要看到它的本质,真的是荒诞到极点、苦难到极点的。我们只要智慧地看看现在这个五浊恶世的情态,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真的是火宅的烈焰沸腾啊!一代不如一代,善法很难提得起来,恶法非常有市场啊!就连这个世间的待人接物,你看看众生的机心有多重,对利益的追求有多猛,为了一切不择手段到了何种程度,你还觉得没有看够吗?还不产生出离心吗?

在这个苦海当中,我们沉沦挣扎了若干劫,今生侥幸得到人身,又听闻到净土法门,再不从这个苦海中挣拔出来,更待何时?若今生不能解决往生问题,将何以堪?一定要常常站在佛法的角度思维:我要建立什么样的心态?我要具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我要重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们就不至于对这个世间有过多的留念。

若你确实对这个世间的留念贪著,超过了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心,那对往生是有障碍的!说明你的愿还没有真正生起来,你的愿生不起来,就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感应不上,那你真的就往生不了。

往生概率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你平时在信愿的确立方面。深心相信阿弥陀佛的慈悲远超过世间父母所有的恩德,深心相信阿弥陀佛是我唯一的救助力量,西方极乐世界是我的故乡,这个世间是火宅、是牢狱、是茅坑,你得要有这种刻骨铭心的感受啊!若你觉得待在这个世间还很自在,那就是连深陷苦海的感受都没有,若没有这种感知,说明你没有智慧呀!

由这种苦难感,升华出强烈的厌离心,以及对西方极乐世界欢喜踊跃的欣慕之心。若这种心态升华不出来,我们整个的内心就是轮回生灭的心,这样的心是很难跟佛感应道交的。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也是由于我们至诚念佛求往生的心,感通了弥陀愿力,阿弥陀佛才拿着莲花现前接引的。

若你在临命终时还想着妻子儿女,存款还有多少,你是很难与佛感应道交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在智慧培植方面,下足够的功夫。

修行净土法门,这句佛号虽然容易念,但建立深信切愿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是对我们一个凡夫众生巨大的挑战。能否建立信愿,就看我们有没有智慧,智慧的直接表达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不舍一法,不受一尘」该如何理解

问: 师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经义,「佛氏门中不舍一...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

慧律法师《83年逢甲大学佛学问答录》

(一)问:请师父讲一些鼓励大众的话 答:说到鼓励他...

至诚念佛可以转业

原文: 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

仗弥陀功德力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问: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 出家就是脱离...

净土法门的难信与仰信

净土法门就由于这样的至简至易、至顿至圆,又是从佛的...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如是持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众生念佛大多以生灭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从阿弥陀佛...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百行孝为先...

不经中阴身,顷刻做菩萨

如果我们都没有接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都是很昏迷...

现在好好享受,临终时靠助念可以往生吗

问: 每每逢缘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了脱生死,但常有一...

【佛教词典】代香

即代替他人烧香或上香。又代为烧香或上香之人亦称为代...

【佛教词典】薄迦地

(杂语)薄迦梵即世尊之地位也。...

父母不赞成学佛怎么办

其实,在父母眼里,子女就算到了六十岁,仍是一个孩子...

佛陀不能主动地救拔我们

那么在十方如来一念的清净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

印光大师:往生助念利益甚大

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

丢掉的是自己的福报

买点茶叶送远方的朋友。外面套着个极为大而精美的包装...

聪明女人有「三气」

聪明女人有三气,即骨气、灵气和大气。 骨气就是不因...

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不摄自摄

六根中,最难摄的有二根,即意根与耳根。意根容易胡思...

「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问: 金刚经所说的,无我是什么?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准则。普贤十大行愿...

太善良会被欺负,该怎么办

问: 在这个斗诤的世界里,如果太善良是会被欺负的。...

净土法门不需要标新立异

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苦的本质,所以出离心很重...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

皈依后的磨难

最近好几个居士都问我同样的一个问题:皈依之前,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