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禅的态度

2011/05/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假如面前有两张相片,一张是少女照,风姿绰约、美艳惊人;一张是老妇照,沟壑纵横、沧桑毕现,请问哪张好?也许你多半会说“艳若桃李”的好。但若以禅僧的眼光来看,这一回答“错了”。那么另选“丑似榆木”呢?同样也错了。禅者自有其独特的观察视角与思维方式;这一问题的“标准答案”就在下面这则小故事里:

惟俨和尚是唐代著名禅师,晚年住在澧州(今湖南澧县)的药山,人称“药山惟俨”;他与许多高僧一样,善于从眼前小事物入手,启发弟子们的悟性。

有一次,惟俨指着林中一棵枯木,问弟子道悟和云岩:“你们说,是枯萎好呢,还是向荣好?”

道吾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向荣的好。”不料惟俨断然否定道:“灿烂终将归于消灭。”这一来,答案似乎已经明确,所以云岩随即转口说:“我看是枯萎的好!”谁知惟俨同样认为是错的:“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

这时,正好另一位高沙弥从对面走来,惟俨便以同样的问题“面试”他,机灵的高沙弥不偏不倚地答道:“枯萎的让它枯萎,向荣的让它向荣。”

惟俨这才颔首赞许道:“高沙弥说得对,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应该听其自然,不要执著,这才是禅的态度。”

其实,惟俨提问的本意,不是要你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要你懂得,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灿烂也罢,枯萎也罢,都会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记得沈从文先生在《烛虚》一文中也说过:“自然极其博大,也极其残酷,战胜一切,孕育众生。蝼蚁蚍蜉,传人巨匠,一样在它的怀抱中,和光同尘。”

进而言之,灿烂与枯萎本来就只是事物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灿烂过后是枯萎,零落成泥后又孕育出新的灿烂,无所谓哪个好哪个坏,其各自独特的魅力,就看你怎样去欣赏了。比如月亮吧,总有阴晴圆缺,不能说圆月就一定比缺月好。一勾新月或一弯残月,同样充满诗情画意。“杨柳岸,晓风残月”,不也是令人赞赏的千古绝唱吗?因为有变化,有圆缺,才使我们见到了生命的完整形态,从而更加珍爱人生。

所以,惟俨和尚说得好,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不偏执,不强求,顺其自然,才是明智的态度。如果你一味钟情于“灿烂”,那么,一旦灿烂变成了枯萎,就难免会产生“黛玉葬花”的悲哀,那将徒生多少烦恼啊!看来,结论应该是这样的:不管外界形态、环境、条件起了什么变化,最好始终超然物外,安然知足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种形态,不管是灿烂还是枯萎,不管是年少还是年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学漫画】禅宗小故事六则

心中有自己的成见,就听不见别人的真言。 两人对谈,多...

【佛学漫画】内观

吡钵舍那者:谓拣择诸法,最极拣择普遍寻思,周审观察...

注解佛法的和尚

一天,慧能向众人说:"我有一个东西,没有头也没有尾...

禅宗的无味之味

参禅这个修行方法我个人认为是佛教诸多法门中最奇特的...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

参禅人,由散乱心,参到有心,只有参禅心,无妄想心。...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

我们看三禅。 三禅,亦名离喜妙乐地,谓行者复厌二禅之...

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

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

修行从这几个角度下手,日子就会好过点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捕鸟人

过去有个深知鸟性的捕鸟人,每次外出捕鸟不曾空手而返...

修善如爱己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不仅...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你来求...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

【佛教词典】资具色

【资具色】 p1245 显扬五卷八页云:资具色、谓十种资具...

【佛教词典】甘茶

指黄色、甘味之茶乃以甘茶树之叶焙干后,将其煮沸而成...

此间犹如火宅,赶紧移民极乐

信愿持名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阿弥陀经》中...

大象与小狗

佛教常有一句话劝人的话:要结好缘、结欢喜缘:但是,...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

阿姜查回答有关修行的问题

问∶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 修行不...

不要用高僧大德的话,去否定另一位高僧大德的话

问: 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拿着一位高僧大德的话去否认...

十善业道之不偷盗

《地藏经》云:「若遇盗窃者,说贫穷苦楚报。」 世间上...

是什么样的因缘而堕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么意思呢?他内心愚痴,而不能...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一、幼而颖异,发出世志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

和尚变金币

很久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个国王名叫梦誉。夜里睡觉时...

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临终时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 净土法...

百世跛脚今成罗汉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施主与妻子过着美好的生活...

佛教中的八难是什么意思

问: 佛教中的八难是什么意思? 大安法师答: 八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