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2015/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一位朋友谈他学佛的感受时,说他本以为学佛就是多做善事,帮助别人,后来才明白学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懂得忏悔自己过往的恶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朋友说起他刚参加工作时,曾经历的一件事情。那时候,他和另外三个年轻人一同住在一间集体宿舍里。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小丁由于父母都是高干,家境比较好,常常在言谈举止间流露出优越感,朋友的父母都是清洁工,小丁常常嘲笑他。朋友不免心中对小丁生出一些不满情,总想挫一挫他的嚣张气馅。

有一次,刚发了工资,朋友打算去给父母买点保健品寄回家,走到半路上发现手机没带,于是回返宿舍。当时宿舍里没有人,朋友在拿了手机后意外地发现同宿舍小陈的钱包掉在他的床下面,他捡起钱包,发现小陈刚领的工资全在里面,他随即就把钱包放回了小陈的床上。当他准备锁门时,看到小丁挂在墙上的照片,顿时勾起过往的怨气。他便把小陈的钱包塞进了小丁没有上锁的衣柜里,然后离开了。

朋友说这事在他心底里沉淀了十多年,一直忘不掉,眼前还时常会浮现出小丁被冤枉盗窃时的那种愤怒的表情。他也一直再没和小丁联系过,即使有人提起小丁,他也总是岔开话题或者借故离开。朋友说他感到愧疚的就是他的良心。他在学佛之后,接触到了忏悔法门之后,觉得找到了可以让良心安稳的药方一样,忏悔他对小丁所造成的伤害。

后来,他鼓足勇气,通过朋友联系到小丁,在电话里说起往事时,小丁沉默了许久说:“当时我也猜到可能是你在陷害我,不过我也反思了原因,是我先瞧不起你,你才会这样对我,这就叫一还一报,也算是我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了。”朋友说后来又和小丁见了几次面,得知他生活得还好,事业也做得不错,心中的愧疚也释怀了不少。自此,他在生活中谨言慎行,再不敢造作恶业。

忏悔,梵语为“忏摩”,意译“忍”、“悔往”,不要生气、责怪,对曾做过的事情非常后悔。《摩诃止观》卷七说:“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 《弥勒所问本愿经》云:“弥勒大士善权方便安乐之行,得致无上正真之道,昼夜六时,正衣束体,下膝着地,向于十方,说此偈言:我悔一切过,劝助众道德,归命礼诸佛,令得无上慧。”作为修持的法门,在佛教修行中具有重要地位,被称为道前基础。学佛的人不管修学什么样的圣道,必须先以忏悔消除自己的业障。业障不除,学佛修行就无从谈起。《最胜王经》云;“求一切智、净智、不思议智、不动智、三藐三菩提正遍知者,亦应忏悔,灭除业障。何以故?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故。”又经云:“前心起罪,如云覆空,后心灭罪,如炬破暗。须知炬灭暗生,要须常让燃忏炬。”

我们以前所造作恶业,当果报来临时,种种的业障会阻碍我们生命的正常行程,干扰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困顿于障碍,痛苦不堪。我们必须以真诚的“忏悔”来破除业障的困扰,以使身心恢夏到健康状态,继续修学佛法。忏悔是非常殊胜的,不但可以清净身心,摄护六根,还能够引导我们除暗向明,到达解脱的彼岸。 《大集经》云:“百年垢衣,可于一日浣令鲜净。如是百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善顺思惟,可于一日一时尽能消灭。”又经云:“诸福中,忏悔为最,除大障故,获大善故。”

历代的祖师大德们有很多精进勇猛,忏悔业障,并且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缁门崇行录》中记载:南北朝时有位宠法师在二十八岁时,遇到一位很有道行的人对他说:“你到四十岁时寿命尽了,无法躲避。如果能够至诚求佛加持,忏悔以往的罪业,或许还有活命的希望。”宠法师听了这话,自己照镜子一看,果然看见自己面带黑气,十分晦暗。于是他变卖衣钵,购买供品、向东去到海盐光兴寺,闭门礼忏,谢绝一切应酬,也不同别人往来。宠法师礼忏非常用心,白天常常忘记吃饭和休息,夜间也不脱衣服。

到他四十岁那年除夕夜里,宠法师忽然觉得两耳肿痛,于是礼忏得更加诚心,快到四更时,他忽然听见门外有人说:“你死亡的业果已经消了!”他立刻打开门,却什么也没看见。第二早上起床,宠法师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脸上的黑气已经全部消除,两耳生长出硬骨。自此,宠法师礼佛拜忏更加用心。他平时礼佛,要拜一百拜,后来生病不能下床时,仍在床上按时叩头一百次,恭敬诚恳。宠法师延长了三十四年的寿命,一直活到七十四岁才寿终。

《菜根谭》中有语云:“盖世功德,抵不了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即是说犯了错主动忏悔,改过自新,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洁净我们的身心,还可以转变我们不良的命运,脱离恶道,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我拜了三部楞严经,消了不少业

我以前在佛学院读书的时候,还没有遇到《弥陀要解》之...

五逆重罪与无间地狱

《集颂》: 杀母弑父害罗汉,破僧出佛身中血。 随犯一...

人家五逆十恶能往生,你为什么不行

一个人会创造广大的功德,不是一生造成的,你只是今生...

你业障都不大,大了你就遇不到地藏菩萨圣号了

占察善恶业报,我们每个人心里头都有一个小尺子,尺子...

你跟着妄想走,如何能感应道交呢

念一句佛号可以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那我们如何念一...

【推荐】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我广东东莞一位朋友的亲戚,结婚那年,正好赶上地下六...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问: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大安法师答: 佛经讲地狱,...

【推荐】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

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那有人问:临终的时候以猛利...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

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净土神咒」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呢?「拔...

吃素十大好处

国际素食日(或国际素食节),是一个自1986年开始来源...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卷一本败 忧虞之际蓄气长智 [原文]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

【佛教词典】未相应

为“已相应”之对称。谓修行者之心未与其真如之自体、...

【佛教词典】五智如来

(名数)金刚界五智所成之五如来也。一大日如来,法界...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执着

我们看癸二的 明随缘不变之体。 这个体当然是最重要的...

赞美的魅力

有一项管理发现,最受欢迎的同事是有团队精神、乐于助...

只看到挥杖鞭策的外相,见不着无相的慈悲

有一天,一头迷路的鹿跑进高山寺境内,明惠上人看了连...

心若无尘

心若无尘,人的气质和品位便得以提升,生命便蕴涵着高...

佛陀为何要拒绝姨妈供养的金缕衣

如果是长辈送给你的东西,你可以拒绝吗?佛陀为什么要...

学佛不能学成孤家寡人

现在有一部分在家居士,总想自己弄出点什么名堂,试图...

只因众生有生死,佛才讲涅槃

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中说:以一切种智释...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性别》

很多人想知道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是印度人还是中...

天底下最难的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观 天底下,我们最不能正确面对的就是是与非...

前世吝啬今世贫穷

在舍卫国里有一个贫穷的老人,年龄已经一百岁了。他拄...

学佛越久,离佛就会越远吗

经常听说:信佛一年,佛在眼前;信佛两年,佛在身边,...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