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越久,离佛就会越远吗

2015/1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越久,离佛就会越远吗

经常听说:“信佛一年,佛在眼前;信佛两年,佛在身边,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似乎表示,学佛越久,离佛越远是肯定的事实。其实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解,认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等于完成了究竟圆满的佛果,也就是说,只要心回意转,马上就可以花开见佛,或者立即成佛。而一旦信佛并开始学佛之后,才知道成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事实上,学佛之道可分为两种:一种叫做难行道,从初发菩萨心,到修行自利利他、难忍能忍的菩萨道,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才能完成佛道。另一种称为易行道,要学念阿弥陀佛圣号,凭借佛的本愿力,先求往生西方净土,经过长时间的薰闻,证得圣位的菩萨之后,再以自己的愿力,回到世俗的凡夫群中,广度有缘的众生,积聚智慧与福德资粮,直至功行圆满,方能成佛。所以学佛越久,知道佛法越深,才了解从凡夫到成佛的路程是相当遥远的。

因此,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指在逐渐地成就佛之功德的开始,亦即指完成了自己能够成佛,也必将成佛的第一步。认同众生与佛本来一体,无二无别,只是在迷为众生,悟即为佛,并不是说,当我们承认自己有成佛的可能之时,就已同时完成了佛的福德和智慧。

也有一种情况是,学佛之初勇猛精进,觉得佛果指日可期,而且他们也的确能够重重突破,似乎烦恼迅速消除,智慧速疾增长;但是日久之后,仍然觉得烦恼未除,反而感受到障碍重重,业障、魔障、病障层出不穷。如此一来,可能有两种结果:知道了学佛成佛不是一朝一日或一生一世的事,乃是多生多劫不断修行的事,所以不再急于成佛,而能改采脚踏实地、逐步前进的心态,甚至抱持不问收获,但自耕耘的态度,努力修学。另一种则是对于佛法失去信心,认为开悟成佛之说,只是一种观念或理想,解脱烦恼,转凡成圣,乃系不可能的事,所以放弃修行,或者改信其他宗教,以期获得另一种方式的归宿。

综合以上诸种情况,可得一个结论:“学佛越久,离佛越远”的问题,是基于“断烦恼、证菩提”的观念而起。如能体会到无求、无得,方证无上的佛道,但以佛法用之于现实人间的日常生活,即能解除许多矛盾的心结或情结。若不急求断烦恼证菩提,烦恼自然已在减少,那样的话,不仅不会感到学佛越久离佛越远,而且会使你突然发现,佛就在你的眼前。只要自心与佛的慈悲与智慧相应,自心即是佛的全体大用。因此,《宗镜录》的作者永明延寿禅师主张:“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若将佛的慈悲与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而不急求了生死证涅槃,岂会产生“学佛越久离佛越远”的误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学佛人是以后比现在好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有很多戒律,好像很不自由,生活又...

把心带回到心性时,应该怎么修

当我们把心带回到心性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呢?全修在性...

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

中阴身的定义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

还我们本来面目

我们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说起来...

【推荐】心有所住,才会对你产生干扰

【则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几乎所有古德在解释...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

赵文卓:学佛法,身心安稳

在四川录制《风云Ⅱ》中的男主角、著名影视名星:赵文...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问: 西方极乐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现在。虽然遇...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

【推荐】人生迷茫时,向圣贤借一点智慧

一、向孔子学习谦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于自...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

有了爱欲,就不能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

【佛教词典】五欲

【五欲】 五欲有二说,一者指染著色、声、香、味、触等...

【佛教词典】奈河桥

(杂名)在第十殿幽冥沃燋石外正东,直对世界五浊之处...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

星云大师《佛教奇人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时常对现代世界中的各...

本玄法师传奇:五个女人都想诱他失身但都失败

本玄法师,号妙圆,俗名李善忠,甘肃省武山县杨河乡西...

把烦恼送给他

有一对年轻夫妇同在一所小学里教书,虽然待遇不高,但...

如何超度过去所造的杀业

如果以前有过杀业的话,拜八十八佛,或者持《大悲咒》...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问: 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

五逆十恶

五逆 所谓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

佛眼看战争

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

婚礼途中做了一件事,意外改变了后续的发展

现代人的结婚几乎都是自由恋爱下的结果,但在早期的社...

了幻法师《超越情爱好修行》

自笔者的《佛法与婚姻》一书2005年流通以来,收到不少...

「心与佛合」才是真正的善人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生气是对自己施酷刑

这世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从来没生过气的人,却能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