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大安法师  2021/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问: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大安法师答: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谈到十念必生我国,最后有句话是“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那么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应该说这正是体现了佛的大慈大悲,才在无上殊胜、便捷往生的这一愿当中加上了这句话,就是要让我们对念佛法门产生信心,而产生信心的两个巨大的障碍就是福德不够,智慧不够。

福德不够的最重就是犯了五逆,不仅福德不够那是罪孽深重,(死后)堕阿鼻地狱,谤法是愚痴到极点。如果五逆加上谤法,这两个罪加在一起,那就等于说对念佛法门的信心就绝望了。所以为了避免普度众生的十八愿,让众生无望,所以佛用悲悯心来劝诫我们,不能造五逆重罪,又诽谤佛法,尤其诽谤净土法门。

在《观经》里面表示,造作五逆重罪的人,临命终时,地狱境界现前,能够蒙善知识开导,相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以忏悔的心持名念佛,也能往生净土,这是《观经》表达的。

那么如果谤法的话,他的罪比五逆的罪还重。为什么呢?人为什么会造作五逆的重罪,就在于他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因果,尤其是诽谤净土法门。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究竟普度一切众生的殊胜法门,你把这个都诽谤了,断了众生信心的道路,那比诽谤万佛的罪业还深重,断送了一切众生得度的因缘。所以由于这样的严重的后果,特别警醒,除这两种罪同时犯的众生不能被十八愿所摄,一切众生都可以平等普摄。

这是从预防的角度来说的,那么从佛的慈悲救度一切众生的角度来说,如果犯了五逆罪,也犯了诽谤佛法罪,如果临命终时还能够回转心忏悔,念佛求往生,那么阿弥陀佛慈悲不舍任一众生,阿弥陀佛非常欢喜地接引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从摄受门来说,所有众生只要忏悔念佛都能往生。

从预防——抑止门来说,为了怕众生犯这两种罪,加上了这么一个警觉的法语。这完全是诸佛如来从折服众生和摄受众生两个角度加以施设的。正因为从这个深层意义上来说,才是体现着佛救度众生的大慈大悲,绝对是普遍一切的,应该作这样的理解。

并不是说我犯了五逆,也诽谤正法了,一旦我真的也能够忏悔,难道阿弥陀佛不要我吗?可以说阿弥陀佛绝对要你,但问题是这两种罪业同时造作还能再忏悔念佛的人比例是微乎其微。一旦有,还是照样可以往生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

想到清净的国土,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

念佛生净土的三大资粮

念佛求生净土,则须具足根本,最关键的三大往生资粮:...

千万不要犯下诽谤净土的罪业

莲池大师曾经有个比喻。如果有一个人,一天讲一万声语...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净土法门的起信之障--认知

起信之障,我们先谈这是个难信法。佛在很多经典说,这...

【推荐】梦里不知身是客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那其实就是你的生命之...

弘一大师《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我们能听闻这部经,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看这个名称,在...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

念往生咒可以往生吗

问: 念佛没感应,念往生咒有感应,也念惯了,杂念少,...

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一、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之力,流...

【佛教词典】有体施设假

为二假之一。即于无名之法体上,施设假名之义。据宗镜...

【佛教词典】一谛

唯一的真理。谛就是真理的意思。...

观世音菩萨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一直以来,我自称学佛人,因为自己会念佛、念经,就颇...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得

在百法当中,天亲菩萨用比较特别的专有名词,一共有二...

关于施食的看法

关于施食的看法许多师兄因为害怕鬼神,不敢施食,甚至...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人...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人知杀生之报最...

戒淫诗(图)

...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

桑葚的功效与作用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桑葚又叫桑果、桑枣,成熟的鲜果味...

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海山长老安详示寂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会...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

浴佛的意义与功德

一、浴佛的意义 净化个人的身口意,我们手持净水向悉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