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想到清净的国土,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

净界法师  2022/1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想到清净的国土,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达空性的人,他的心情是炽然的求生净土,他明明知道娑婆世界是空,但是他非常的厌恶娑婆世界。为什么呢?虽然生体不可得,但是作用,娑婆世界它所带动的这些杂染的作用,这一部分是不空的,这样才是真正的无生。

所以说,心净故即佛土净。你想要到清净的国土去,你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你想要跟弥陀感应道交,不是你佛号念得很多就能感应道交,你的内心一大堆颠倒、妄想,你怎么求生净土呢?佛陀的心是清净的,你的心是颠倒的,这两个怎么能够感应在一起呢?本质不一样嘛!

所以为什么往生净土,一定要正念分明?我们不要求你的业跟佛陀的业完全一样,这样子强人所难,因为佛陀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我们才修多久!所以往生净土,我们不强调业相同,但是强调你的念头跟佛陀的念要相随顺,起码,比如说我跟他心心相印,那你们两个本质不相应,能够心心相印吗?你的心是杂染的、颠颠倒倒的,佛陀是清净的,这两个怎么相应呢?

所以说你一定要心净,你才能够正念分明、才能够感招弥陀的本愿摄受,所以求生净土。所以心净故即佛土净,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莫向外求。

莫向外求不是叫你不求,你说:诶,莫向外求,那我什么都不求了,那你也错了,它告诉你要求,但是向内去栽培你的信愿行,向这个地方求,不要一天到晚做一些表面的工作。

所以唯心净土的意思,不是说叫你不求生净土,而是告诉你不要向外去追求,净土在你的内心,你要把你心中的信、愿、持名栽培好,你自然感应道交。所以我们要知道唯心净土的意思,就是要你莫向外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彼愚人唯知以医药治病,及...

放下万缘是往生极乐的必要条件吗

问: 请问法师,放下万缘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原文】 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

持戒对念佛往生的意义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

这些祖师为何要把参禅放下而转修净土

自后蕅益,截流,省庵,梦东等,诸大祖师,莫不皆然。...

晚景不虚度念佛往生

老年净业行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属于自己的时间充裕,自...

大安法师:临终昏迷是否能往生

问: 临终不论什么情况,乃至昏迷,亦得往生吗? 大安...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学佛人必须讲究的三种语言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

在佛法中积集善业,但来生有五种可能

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等种种法门,都是佛陀制...

蕅益大师:选佛谱—净土横超门

按选佛谱分十五门,第十四、净土横超门,明四土九品位...

【佛教词典】本性念生智

【本性念生智】 p0531 大毗婆沙论一百一卷七页云:问:...

【佛教词典】依他起性

【依他起性】 p0768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页云:谓心心...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

省庵大师在《净土诗》里面常常点示我们:我们现在住的...

以淡定心去面对烦恼事

怨起于心,结于心,所以当了于心。以一颗淡定的心去面...

何谓「卑劣慢」

问: 关于慢心,末学不甚明了。什么是卑劣慢?与其他...

老板学佛记:从土豪老总到文明绅士的进阶

最近十多年来,喜欢佛教、学习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来...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执着

我们看癸二的 明随缘不变之体。 这个体当然是最重要的...

吸烟是如何引起致命疾病的

按:新加坡政府在2002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发表文章指...

天底下最难的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观 天底下,我们最不能正确面对的就是是与非...

念佛要离憎爱二心

各位居士在家也念佛,可能念佛用不上力。用不上力的原...

圣严法师《利人便是利己》

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烦恼重...

谁即身成佛了?

当然这个密宗的人也常会说这个话:即身成佛。没有说立...

日日是好日

经常有人叫我看看这个日子好不好,或者问哪个日子好?...

大安法师:念佛要念六字还是四字

问: 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