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佛法中积集善业,但来生有五种可能

净界法师  2014/10/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佛法中积集善业,但来生有五种可能

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等种种法门,都是佛陀制定的大功德法,我们每一个人都选择自己的法门修学,可能每天拜忏,念佛或参加共修,我们同样在佛法当中积集善业,但来生有五种可能。

第一、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我们每个人善恶念都有,如果有一个想法数数现行,深深好乐,经常起现行,就成为主流念头。假设我们的心念把世间的名利看得很重,就算造善业,也会到三恶道得快乐的果报,心理水平就这么低了。

第二、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名利心档次最低,追求世间的荣华富贵。执着善业的相状水平比较高,这个人不是做人,就是做天,如果他又喜欢追求神通和善业,就可能变成外道。不管怎么说,比追求名利好一点,虽然没了生死,至少是一个人天的尊贵身。

第三、但一昧出离生死,便是二乘种子。二乘人其实蛮有道心,但对人生的痛苦感受太深,今生所受的折磨太重,对人生完全持悲观主义,认为生命完全没有价值。我们到净土是暂时的过渡,总有一天回入娑婆度有情。但是二乘人离开三界永远不想再回来了,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愿度人。他所修的善业往偏空涅盘引导,是我们一般说悲观主义者。佛法的操作就像吃药,适可而止,有些药你不能服用过量,尤其是苦谛,可以调伏我们对娑婆世界的贪爱,用刚好就好,如果操作过量,可能影响大悲心,对生命产生极度厌恶。

大乘佛法认为生命没有好坏,因为毕竟空,操作得当,人生可以创造大功德,操作失当,人生会造重大的罪业,所以一个生命体出现没有好坏。但是小乘人将人生定义成痛苦,绝对不好,就有所偏执了。这就是为什么他最后没有万德庄严,他的思考模式出了差错,一昧出离生死,出离生死可以,但是不能一昧,不能过度对生命产生排斥,他的成佛之道一定要先经过二乘的过渡,然后再回小向大。

第四种、但具真实自觉觉他心,便是菩萨种子。这种人一方面上求佛道,又下化众生,在空性当中有佛道的好乐,有对众生的悲悯,直接到菩萨果位。以中道实相为住,知道什么事情都要做得刚好。第三种人以苦谛为住,变成二乘种性。

第五种最圆满,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第五种人以无住为住,经过长时间大乘佛法修学,能够自觉圣趣,光明发辉,他能够找到我们生命的根源,知道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你从什么地方来?有人说,我从父母亲而来,这是最低层的思考。高一层认为我由业力而来,算不错,万般皆是业。但是业力而来的思想不够彻底,在业力没有和合之前,你怎么来的?《楞严经》说,我们从空性而来,人生是无中生有,本来没有,然后因缘和合,啪,出现了,跟做梦一样,你开始做梦,本来没有梦境,是梦心和合,然后出现了,最后也没有。所以你能够从毕竟空当中建立人生观,直接成佛,速度最快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

我想我们净土宗的目标在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

对治恶性比丘的方法

佛临涅槃时,阿难请问佛:佛在世以佛为师,佛不在世以...

如何看待慈善事业与念佛的关系

在《无量寿经》里面,佛早已对这种问题有个答案。在这...

用八正道来引导你的思想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心中若存这三种念头,将会招感三恶道的苦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

择正业而活命

第一是选择远离杀业的事业。 远离杀业,就是不杀生,不...

念佛时要全佛是心,全心是佛

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

用心来转境

登山客都有爬山的经验,陡峭的高山,直上很难,必须要...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学佛的三个阶段

简单来说,佛法分为人天乘、解脱乘、菩萨乘。人天乘就...

毁谤某一个法门,其实是障碍你自己

在净土宗这一块,它偏重在空观的智慧。对于利他这一块...

凡夫被命转,圣人能转命

众生依善恶业而来,命运各自不同,在佛法中称作业力,...

怕冷可多吃四类食物

一、根茎类: 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怕冷与机体无机盐...

【佛教词典】词善巧

【词善巧】 p1186 一作辞善巧。杂集论十一卷十二页云:...

【佛教词典】一真无为

谓一真法界的理体是清净和无为的。...

情执是修行的大障碍

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一个情字也要放下,夫妻之情、父子...

打坐能治胆结石吗

问: 我现在诵经与打坐同修,自打坐后我的胆结石病不...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

吃粥有十种好处

粥有十利,这十种好处是: 一、资色,吃粥有益于身体...

有了得失之心,你就不得自在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数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人们都称她是老菩萨 我第一次来东林寺时,在天王殿后面...

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

世间的人或者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

三种供养佛菩萨的方式

在《地藏十轮经》上,佛说能恭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

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问: 请问师父,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大安法师答:...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和敬为先》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从上海带了一串香蕉回家。...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

问: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