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的三个阶段

惟贤长老  2013/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的三个阶段

简单来说,佛法分为人天乘、解脱乘、菩萨乘。人天乘就是走人天的道路;解脱乘呢,解脱身心烦恼,走那个出离世间的道路;菩萨乘呢,就要有大悲心、大愿心哪!要有出世而入世的精神,救苦救难。就这么三个阶段。

一、人天乘是基础

学佛第一步走什么?人天乘的道路,这是基础。其中又有以下内容:

1、皈依三宝

走人天乘的道路,首先就要皈依三宝,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皈依佛宝、法宝、僧宝的目的是什么呢?皈依佛宝就是使你走向觉悟的道路,由迷转觉。你原来在迷中嘛,使你能够醒过来,由迷转觉。“佛者觉也”,佛就是觉悟了真理的圣人嘛!

皈依法宝呢?就是要你有智慧,由邪转正,走正道。人要走正道啊,不走正道不行的呀!不能走邪道,不能走恶道。因此就要学习法宝,法宝就是有充分的理由、丰富的理论来指导你走这条路,我们要学习理论,学习修行方法。

僧宝就是说,僧能代佛宣化,佛不在世,就是由僧宝来继承,宣扬佛法。僧宝,他是以德为主,他要奉行戒律。皈依僧宝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使我们由恶转善,由染转净。不走恶路,要走善路;内心不要污染,要清净,由染转净。这样一来就有很高的道德,提高了理性。

皈依三宝就是这个目的,并不是一般人说的给菩萨磕个头,求个什么。不是那个意思。

2、明因识果

皈依以后,就要懂得道理,懂因果的道理。就是前面说的因、缘、果。明因果,就可指导自己的行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3、奉行五戒十善

实际行动上就要修五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基本准则。

不杀生,指养成慈悲心,不要杀生命。按佛法因果来讲,你杀他,他将来要杀你呀!而且,这个世界上争斗太多,杀伐多,影响大家的安定,破坏安宁,危害生命,最不好。所以要戒杀生。对于你们在家人,这是首先要求做到的。不能吃素,也可以学着吃花斋;花斋都不能吃,那么你就吃三净肉。什么叫三净肉呢?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疑杀,眼睛没有看到,耳朵没有听到,不是专门为我而杀。你实在要吃荤,你买现成的还可以,但是不要去杀,不但自己不要杀,也不要叫他人去杀,不要看到杀很欢喜。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中国的文人学士中,有些宰官都是吃素。唐代的白居易、柳宗元、王维都是吃素的。民国以来,丰子恺、夏丏尊等很多文人都是吃素的。丰子恺有漫画集《护生画集》,提倡戒杀放生,这是好事情哪!大家如果不能吃素,最起码要做到戒杀。

不偷盗,别人的东西一分一厘钱都不要拿,包括不要贪污、不要偷盗、不要欺诈等等。

不邪淫,在家居士来讲呢,保持一夫一妻制,不要乱搞男女关系,不要破坏别人的婚姻和家庭。

不妄语,包括四种。第一,不说谎话,对人要真实;第二,不说挑拨离间话引起矛盾;第三,不说粗恶语刺伤别人;第四,不说绮语,就是下流话,下流庸俗。佛教提倡的语言是什么呢?是真实话、正直话、和合话、安慰话。

不饮酒,为什么呢?因为酒是乱性的。它是一种遮罪,什么是遮罪?杀、盗、淫、妄本身是罪,是性罪。酒本身并不是罪,看你用到哪些方面。比如做药酒,可以调和气血,祛风湿。所以叫遮戒,遮止你,一是叫你不饮;另外你即使要喝呢,就喝药酒,或者适当喝一点调和气血可以,这叫做遮戒。所以这个戒有开遮,最好就是不饮。这个饮酒戒里面还包括含麻醉性的东西,如鸦片烟、白粉哪等等,都不能吃,要禁止。

以上就是这个五戒的内容。你们大家想一想这个多好哇,做个人必须要这样子,这是基本道德。假如做到这点,我们的家庭就和谐,社会就有秩序,国家就稳定,那是肯定了的嘛!为什么说我们国家的建设老是搞不好呀?为什么企业倒闭很多呀?为什么一些团体不能维持啊?那就是个别人贪污、盗窃,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给社会造成很多混乱。假使大家都知道这个五戒的道理并奉行,那该多好哇!那么,家庭也和谐、团体也巩固、社会也稳定,这多好哇!这就是佛教提倡的基本道德。

综上所述的三个内容:皈依三宝、明因识果、奉行五戒“,就是人天乘的基础。就是说你做个人就要完成人格。因为你这样做,就保持了人格。就像修高楼大厦,要有巩固的地基,有地基才可以修高楼大厦,这一层是很重要的。你人都做不好,你怎样学佛呀?你怎样成佛呀?这是第一步。

二、修解脱乘以净化身心

接下来,就要净化身心,求身心解脱。在佛法来讲,就需要修戒、修定、修慧。以戒、定、慧三学提高自己的修养,消除身心不干净,使身心得到清净,这是解脱道。在佛法来讲,修解脱道最高的果位是阿罗汉。

三、修菩萨乘以救苦救难

菩萨就是大乘精神、大士道,那就是出世而入世,以出世精神做世间事情。那么这中间要发什么心呢?就要有大智慧,以无我的大智慧发起菩提心,发起救苦救难的大悲心、大悲愿。佛教中的观音、普贤、文殊、地藏四大菩萨,都是修菩萨行的代表。观音菩萨是大慈悲,文殊菩萨是大智慧,地藏菩萨是大愿力,普贤菩萨是大愿大行。悲、智、行、愿就代表菩萨乘。凡是菩萨,受菩萨戒、修菩萨行,离不开这四个字。要有悲心;要有智慧,最高的智慧;要有愿力;要有行动,叫悲、智、愿、行。四者要结合,才能成一个菩萨,才能以出世而入世的精神救苦救难,广度众生,有益于众生,实行大乘菩萨道。能够种这个因,就是成佛的因,结果可以成佛,所以成佛从成就众生中来。

成佛要解决群众的问题,要解决群众的苦难。要有这么个大心,要有这么个大精神,你才能完成佛道。这样,心胸广大、目标远大、目的高尚。以整个世界、整个众生为前提,这些都在自己心中,自己与这些完全相连,打成一片。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众生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在佛教里面讲叫无缘慈,同体悲。无缘慈就是说我们救苦救难不要分对象,不计较对象叫无缘慈。同体悲是什么呢!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众生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我与众生是一个体,不能分开,叫同体悲。这就是菩萨精神、菩萨的行、菩萨的智慧,所以学佛就是希望人人都学菩萨。

我到韩国、东南亚去,韩国有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就是佛教徒办的。它的标语是什么呢?“愿人人都成菩萨,愿人人都学菩萨”。你们大家想一想,你们人人都学菩萨的话,可以说,人人都有理性、都有悲心,那么世界上战争不会起来,可以维持永远的和平,那就是人间净土。所以佛教这个学菩萨的目的,就叫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大目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净化心灵,也要净化世界,这是学菩萨的最高目的,也是学佛的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初学佛的误区

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业障的染污,人们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

端正思想消除极端

有些人在修轮回痛苦的时候,会出一些问题。我遇到过这...

念珠的作用

念珠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修行者收摄心意,消除妄念,专注...

慧律法师: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拜神、拜祖先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拜...

明心法师的出家学佛心路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个古镇,这里风景如...

佛法贵精不贵多

【原文】 佛法贵精不贵多。精贯多。多不能专精。故提纲...

【推荐】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第一章 佛教的特色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

学佛后怎么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问: 师父您好,我学佛以后,与家人的关系搞得很糟糕...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推荐】地狱五条根,财为第一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为什么把财放在第一位,因为...

「精進」有十种利益

精进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

你的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

我们不断地修习专住,首先产生心轻安。你的心会产生两...

渐渐从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为同参道友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

【佛教词典】空劫

四劫之一,即此世界坏灭之后,二十中劫间,只有虚空的...

【佛教词典】祭献

经由一定仪式,以食品、禾稼果品等物献给神灵或祖先亡...

星云大师在南京大学讲禅

2010年11月25日下午,84岁的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世界...

【推荐】减少压力的办法

恐惧感的来源 人往往因为没有清楚认识自己而不能相信自...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

遣除对因果的疑惑

一、现代人漠视善恶因果规律 这个宇宙大到天体的运行,...

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

【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胜...

老实厚道的人比较能够得到师长的加持

第二是「疑师」:对于师长的功德产生怀疑。怀疑这个师...

自利利他是圆满成功的人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续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说的...

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威神誓愿不可思议

佛进一步开示,地藏菩萨因地久远劫来的威神誓愿不可思...

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县知县,在这期间曾...

独孤皇后的成就秘诀

独孤皇后的成就秘诀...

南怀谨谈学佛人易犯的毛病

(1)见地不对。平常人到庙里花百元钱,供上香蕉,然...

法华经记载的21位大阿罗汉

1、阿若憍陈如: 他是佛最先度的五比丘之一。佛在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