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

净界法师  2018/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

我想我们净土宗的目标在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就是有些东西在临终的时候会让你起颠倒的,有些东西会在临终去触动你生死业力的,这两块你要特别注意,最好少碰。就是会加强你的颠倒妄想,会加强你生死业力的这两块要小心,因为你带业往生。真的可以带业往生,但是你要让你的妄想跟业力的势力降到最低,在你的控制范围,起码你的愿力是主轴。

就是说我们一个人内心一天有很多想法,我们不可能达到一心,我们有多心。我们内心肯定有时候起善念,有时候起恶念,这才叫生死凡夫。那关键在哪里呢?关键在于你不能让恶念生根,关键在这里!你偶尔起起恶念,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让恶念变成无惭无愧,产生根,来取代你的菩提心,不可以!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把往生的心态、成佛的心态,作为我们生命的主流。它已经形成一个根了,至少你的根本是清净的。虽然你的行为有过失,但是透过你的惭愧心跟不断地发愿,至少你的根没有伤到,你就有往生的把握。你的善根没有坏,你就有把握带业往生。

当然很多生死业缘尽量不要碰,尤其跟众生有关的——吃它的肉,还有偷盗、妄语,这个业缘你也是不要碰。起码不管你过去做了什么,你赶快忏悔断相续心,让业力沉淀下来。在《楞严经》上说,你一个杯子里面有很多的污泥,你不能再搅动它了,我们虽然不可能把污泥拿走,至少你让它沉淀下来。带业往生,带的是什么业?带的是断相续心的沉淀的业,就是你现在不再造作了,这个业可以带。你现在每天还在造作,这个业你绝对带不了。因为你还在搅动它,它业力炽盛,你怎么带呢?结果是它把你带走。

带业往生,什么业是可以带的?这个业你经过忏悔以后,你不再造作了,这个可以带。它没有势力了,它是一个种子位,它不是一个现行位。我们能够带的业,就是一种沉淀的业力,不能带活动的业力,不可以!你可以让你的过失慢慢减少。你以前每天要吃肉,结果变成半个月、一个月吃一次肉,这个业可以带。因为你已经开始在抗拒调伏当中,慢慢减少,这个业已经变成不增长业了,不增长。

总而言之,我们要让所有的善念生根,而不让恶念生根。就是在一种调伏引导的状态,这样子就可以带业往生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何时得与圣贤亲

琼枝瑶草色长新,别有乾坤世外春。红藕华藏金砌鸭,绿...

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往生

到晚年的时候,有两个指标可以看得出你会不会往生: 第...

大安法师:畜生也能具备信愿吗

问: 修净土法门的行人,必须具备有信愿,念佛才能往...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

造了五逆十恶,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修净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强调生命是由思想来决定的。否...

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如果我们不能深知五浊恶世很难出离,就会在心里打妄想...

业难尽情难空,求生极乐得解脱

在《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文昌帝君自述,由于他遇佛得...

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

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发心的人是上等命,随缘的人是中等命

发心是人的信心、决心;随缘就是可有可无,可以做可以...

佛堂必须整洁,才会有功德

若见他人对佛经像有不恭敬者,宜于二人共坐时,细细以...

佛陀的三十二相从何而来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

佛教的养生理念

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

【佛教词典】火大

(术语)四大之一。以温热为性,调熟为用者。周遍于一...

【佛教词典】须菩提

(一)梵名 Subhūti,巴利名同。又称苏补底、须扶提、须...

形式

到钟表店去买表,看了半天感觉所有的表形式都很普通,...

战「痘」女孩的学佛之路

我最初与佛法结缘是因为我的同学。有一次我跟着她一起...

老中医详解米饭的功效

米饭是中国人的主食,很多人不知道,米饭除了能够充饥...

如何面对七情六欲

很多人在修行之初会有这种疑问:我要开始修行了,我该...

把生命主宰权放弃,轮回就拿你没办法

我执它的引起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我执的情况有...

以佛治心,以法养生──佛教的养生之道

据香港东网本月27日报导,体重曾经高达1230磅(约合55...

能否「带业往生」,该怎样「带」

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

星云大师《随缘不变是最好的性格》

《大乘起信论》是我最喜爱的佛教经论之一,我曾经五次...

「死期败烈」是净土行者的甚深法宝

我们在学习印祖文钞的时候,遇到一个词死期败烈。 在《...

不能分心太多

一个皈依佛门不久的小沙弥,近日有些心神不宁,他不仅...

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佛不远

问: 这样的话,日常修行当中,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

大安法师慈母往生记

关于助念问题,我可以把我一次助念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