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心的人是上等命,随缘的人是中等命

2017/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发心的人是上等命,随缘的人是中等命

发心是人的信心、决心;随缘就是可有可无,可以做可以不做,或者说喜欢做就做,不喜欢做也无所谓。发心的人,是他要做的事情,他非常有信心去做,决心做成功。

懂得发心的人就是上等的命;懂得随缘的人就是中等的命;不懂发心不懂随缘,就是下等命;人家发心,人家随缘,自己不懂发心不懂随缘,还要挑拨离间,就是劣等命。

菩萨有缘度众生,有缘做事,菩萨就快乐健康。

发心修道的人,他不能修道就感觉不对头,好像缺少了什么;没有发心修道的人,就去找享受了。发心修道的人就自觉远离享受,没有发心修道的人就专门去找享受。发心修道的人,千方百计想消除自己所有的业障;没有发心修道的人常常为自己的业障辩护。

为自己的业障辩护的人,不是修道人。当然,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发心修道不等于你没有缺点。在凡夫阶段,人人有缺点,个个有优点,但是发心的人就是尽量发扬优点,尽量消除缺点,不为自己的缺点辩护,自己有优点也很谦虚。

发心修道的人就感恩别人的优点,原谅别人的缺点;没有发心修道的人就专门看人家的缺点,看不见人家的优点。

所以,发心是菩萨,随缘是凡夫。

发心就是做主的人,发心的人,你们的报身就是菩萨的报身,没有发心的人你们的报身是垃圾桶。我们虽然都是生死凡夫,但是于修行道上就能产生发心和不发心这两个层次的差别。所以说发心的人是上等命;随缘的人是中等命;不发心不随缘,是下等命;反对人发心,反对人随缘,是劣等命。

知道了这些,从今以后就不要再问别人:“我的命怎么样啊?”你自己对照,你是发心的人就是菩萨,是随缘的人也算是因地菩萨咯,既不发心又不随缘就和菩萨无关了。

如果你们问我:法师啊,我的命好不好?我肯定回答:好的,好的。因为我一说不好,你们肯定烦恼。自己的命好不好都不知道,还要去问别人,那你吃饭饱不饱你都不懂吗?你还去问别人,这样问的人,于菩萨看来非常可怜。

发心的人就一定把事情做到位。做不到位的发心人,他也懂得漏洞在什么地方,然后为自己补漏,就把事情做到位了。发心的人,事情难度越大越成就他的刚强。没有发心的人一碰到难度大的,就说:“完了,完了,这次我完蛋了。”发心的人就不一样,你高一寸,我一定高一丈。

中国人有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说有发心有责任感的人,不管山多么难爬,他都有决心爬到山顶上,而且他专门找难度大的山去爬。对于享受,把好的享受让给别人,所以智者乐水,因为水往低处流嘛。同时来讲,智慧的人就像水一样,什么东西都障碍不了,它始终往低的方向流,最终流归大海。所以障碍挡不住有智慧的人。

这都是发心得到的修养层次,愿望我们人人能发心,个个是菩萨。不要依赖别人来帮助自己,应该做到自己能帮助人人才行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星云大师《命运的主人》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

孝顺父母可改变诸事不顺

第一篇:原理为什么孝顺父母,可以解决工作、姻缘、资...

算命说流年不利该怎么办

有一个居士写信给我,就是今年是庚辰年,这个辰和戌是...

懒是大恐怖!你想要的美好统统离你而去

别译杂阿含经 八十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

别把染缘认为是随缘

今天和大家讲一讲,随缘与染缘。随缘是菩萨,染缘是凡...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解释

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

如何将中道之理运用于实际修行中

十番显见的道理,就是在说明我们一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

发心的去取标准

省庵大师就告诉我们:舍就是去去掉邪的发心。邪的发心...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哪些素食比肉类还营养呢

哪些素食比肉类还营养呢?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冷,大多数...

【推荐】当遇到逆缘时,要观照两件事情

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生命的相貌虽然是森罗万象,但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把它...

对治烦恼有两种选择

我们要对治烦恼时,你有两种选择: 第一个时时勤拂拭,...

【佛教词典】离怖畏如来

梵名 Abhayajkara-tathāgata。施饿鬼会时,所供奉五本...

【佛教词典】痴不善根

【痴不善根】 p1440 集异门论三卷六页云:痴不善根者;...

参禅与念佛是一件事

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

佛像的真义与不敬的果报

恭敬佛像之学处分三: 一、真实义;二、以公案说明不敬...

极乐世界的菩萨,在这个世间的示现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来我们这个世间示现的,自古及今应...

轮回与转世

第一节 人死并非如灯灭 在大乘佛法的显宗教理中,是将...

能不能往生靠的是信愿

问: 当下凡夫业力深重,日常念佛功夫尽力精进,如临终...

外让一步,心进一步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为合...

处境并不是最糟糕的

有一则故事说,一个穷人与妻子,六个孩子,还有女儿女...

国王携妻舍身为奴

过去有一位国王名萨和檀,即施一切义,只要他人有所求...

现三宝形象的,都不应该随便使唤,否则损自己的福报

若看到沙弥,即使是孩童年龄的小沙弥,也一样要礼敬,...

如何依止善知识

一、善知识的名义 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

亡者助念后,遗体显相由劣转好,能往生吗?

问: 弟子前几天在寺院里给一个朋友助念,他临走前几...

转纷诤为正义.化戾气为祥和

面对今日社会种种纷诤、不安、惶惑等乱象,我们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