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心的去取标准

大安法师  2023/04/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发心的去取标准

省庵大师就告诉我们:舍就是去——去掉邪的发心。邪的发心,前面就讲,不要去向外面去求名闻利养。末法的时候这方面的修行人很多,他都不观照他的己躬下事,只是在外面做了很多的事情,而且搞得轰轰烈烈。古人如果自己的生死事未办,他建庙都不去建的,自己的事办好了才去随分地、随缘地做点事。现在自己一点修行都没有,一点把握都没有,就在外面干很多的事情,这都是有问题的。那省庵大师直接说,这些都是邪的。所以要去掉这个邪,去掉那个虚伪。虚伪就是做假招子,作秀,摆样子给别人看,里面充满着名利、罪业,这都要舍去。

再要去“小”,一定要发广大心,不能只为自己。去“偏”,不能执有,不能执空,不要住相,要无住,要三轮体空。大乘佛法最先传来的是般若系经典。为什么要讲二十二年哪?我们众生处处执有啊。所以一定要对空性要有体悟,要有把握。而净土法门好像从事相上建立,实际上净土法门一定要了解空性,因为它是妙有。妙有从哪儿来?是从真空里面来的。你对真空,对般若的空性你都不能了解,你怎么能相信这个妙有呢?所以要去偏,不要偏两边。

然后要选择什么发心呢?是正的发心,正的发心就是为了了生脱死,为了成就佛果。是真的发心,你真的发心就是念念心心都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捍劳忍苦去做,是我们生命当中唯一的真实的目标。这个目的价值建立之后,一切的事情都不能摆在心里,都是随缘的事情,都是梦幻泡影的事情。这时候你的真诚之心才能上来,真的是修道。

然后要取“大”。发心要广大,要度尽一切众生,就像地藏菩萨那样的,那才叫大心!这个心要发得圆。圆就是把握空性,从空性当中显发同体的大慈悲心,然后也让一切众生契证到这个空性,这个空性就是成佛,佛知见的一个代表。

我们如果是这样的发心,选什么、去什么非常明晰,你根据这个标准来发,才叫真正发起了无上菩提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短短的六个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证菩提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

你功夫做没做上去,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做功夫,参念佛是谁,一定要细细地用心,不能粗。我们...

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我们要在生活当中体验什么是发菩提心。自己真正发了菩...

没有生死心,你不可能有菩提心

三登九上,百城烟水,不惮其劳,念念了当大事。 所以古...

菩提心中的佛号

心为修持之主 《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四十八大愿——(第10愿)不起贪计身见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大集经》中没有这句经文,这是以讹传讹吗

问: 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亿...

平时做好事的功德需要回向吗

问: 每星期所做的大大小小好事,比如说环保、捐款、...

莲宗与通途佛法不共之四种特质

释尊一代时教,五时说法,由悲智心随宜开演的无量法门...

【佛教词典】如来慧及声闻等慧

【如来慧及声闻等慧】 p0581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

【佛教词典】生死长夜

【生死长夜】 谓众生沉溺于生死之苦,如长暗之夜。生死...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

一念心性具足十如是

我们的一念心具足十如是─所谓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的不同反应

【原文】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

地藏菩萨的弘誓大愿

长者子为相好庄严发愿 地藏菩萨在久远不可说劫之前,转...

你的心,听话吗

所谓修行,就是修炼自己的心,你的心,听你的话,然后...

行善妙方有十味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

圣严法师《越看越是个美人》

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女性为了追求美丽,花费了许多金...

佛的不思议德相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

给别人的幸福让道

那天早上,一辆公交车正在行驶,车上都是去上班的人。...

灭佛的因果报应非常大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在护持佛法,但也有一...

父母的无尽深恩大德

因为父母有此无尽之深恩大德,所以我们必须尽此生中,...

省庵大师:念佛著魔辩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已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