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没有生死心,你不可能有菩提心

净界法师  2023/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没有生死心,你不可能有菩提心

三登九上,百城烟水,不惮其劳,念念了当大事。

所以古人他们愿意参访善知识。“三登九上”,这个“三登九上”是讲雪峰禅师,雪峰禅师刚开始他不明白佛法的内涵,他三登投子山,投东西的投,三登投子山去参访大同禅师,“九上”是九上洞山去参访洞山良介禅师;“百城烟水”是讲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经过一百一十一个城镇的烟水,这些人家。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够经过这样的辛劳呢?因为“念念了当大事”,认为这件事情是大事情。无量劫当中旷劫魇魔,无量劫当中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好不容易遇到佛法的住世,在无量当中出现一分的光明,这件事情要把握。

所以,岂肯著相计名,寻行数墨,附叶攀枝,以徒资口耳哉。

他们怎么愿意去只是做一些名相的分别、做一些附叶攀枝的事情,只是把佛法当作口耳、当学术研究、当作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论的话题而已。换句话说,古人他能够体验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所以他掌握了一个修行的方向,就是要研真穷妄,他掌握这个方向了。那么怎么研真、怎么穷妄,这个就是他们所要参访的目标。

末世不然,名为欲续如来慧命,撑如来法门,而不知痛为生死,唯积学问,广见闻,冀可登座挥麈而已。

末法时代的人啊,他就不是这样的情况。他不能够掌握了脱生死、研真穷妄的这样一个目标,表面上他是延续如来慧命,表面上是撑持如来的法门,“而不知痛为生死”,不能真正在心地上的研真穷妄下功夫,只是在表面上的“积学问,广见闻,冀可登座挥塵而已”。这个“塵”是一个大鹿,就是一个大蹠的鹿,把这个大蹠的鹿的尾巴剪下来做成一个拂尘,古时候讲经、唱《炉香赞》,他就是用拂尘,譬喻能够佛法的力量能够涤除我们心中的污垢。

这段的意思就是说,古代的修行人的修行方向是向内的,他自己是向心地法门上去研真穷妄,现代修行人的弊端啊,他向外,向外去发展,发展他的事业,不知痛为生死。这两个就有不同的方向,也就有不同的果报。

那么蕅益大师就做出了感叹:

嗟嗟,不与菩提大心相应,云代佛扬化,吾不信也。不与为生死心相应,云大菩提心,尤不信也。

我们如果不能够跟菩提心相应,不是真正地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么你说你是“代佛弘法,吾不信也”。弘法的事业它不是一个轻松的事业,它跟我们在平常在佛堂里面自己拜佛、打坐那种寂静的相貌是不同,那有很多的干扰。很多的干扰,你能够很坚定地做下去,这当中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你真正发菩提心了,你真正看到有情的流转痛苦,你有一份的使命感要帮助他们,这是一种情况;第二个、你为了名利心,你为了增长你的名闻利养,你做这件事情。除了这两种情况以外,没有第三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

你不是发菩提心,就是为了名利心,你才可能做弘法的事业,没有第三种情况。所以,你不是发菩提心,你就是为了名利心,为名利心你迟早是败坏佛法,因为你那个方向是错的,跟佛法研真穷妄的宗旨相违背。“不与为生死心相应,云大菩提心,尤不信也”,这个地方很重要,蕅益大师讲,这个菩提心是建立在出离心的基础。

所以《广论》上也一再强调,你自己不能够体验流转的苦,你不可能帮助一切有情去解脱流转的痛苦,你不帮助有情解脱流转的痛苦,那你就是跟他攀缘感情,你对他没什么帮助。

所以,没有生死心,你不可能有菩提心,这是两个重点。

净界法师《灵峰宗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生死事大 无常迅速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他...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

佛教的生死轮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轮回现象在到处诠释。例如风起云...

为什么到净土,不是去享受快乐的

诸位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去享受快乐的。你...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

看开生死,没你想得那么难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

一时心软不出家,流浪生死九十一劫

尊者祇夜多带着弟子,向西北方云游。 忽然,尊者停住脚...

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怎样念佛容易成就

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

对佛源老和尚临终的功夫特别赞叹

我亲近佛源老和尚有十几年了,一九九六年接他的法,是...

生死大事办好后再作福事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

疗心的药方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 温柔半两、道理三分、 信行...

【佛教词典】犹豫不成过类

因明用语。犹豫不成,梵语 sajdigdhāsiddha,又作犹预...

【佛教词典】毗兰若市

毗兰若,梵名 Vairajā,巴利名 Verajā。乃憍萨罗国(...

乾隆皇帝遇观音的故事

当年乾隆皇帝私下江南时,有一天来到南海普陀山,看到...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

普贤菩萨有什么样的功德妙用呢

我们先解释普跟贤这两个字。因为名以召德,一个菩萨的...

你能够这样做,你就是菩萨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

觉得自已业障重,应如何改变

问: 如果觉得自已业障很重,应如何改变? 宽见法师答...

【推荐】财富有枯竭的一天,只有自性宝藏才是取之不竭

一、物质财富是无常的 论财富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明朝高僧紫柏大师

紫柏大师是明朝四大师之一,名真可,字达现,晚年自号...

知道他心中的愿望,才能够应机说法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活》

第一篇 四恩总报 壹 四恩总报的意义 经云:诸法因缘生...

一位小老板杀生的悲惨报应

一天晚上,我在杭州火车站候车厅外的长椅上等一位朋友...

一念清净心为何会堕入到三界轮回

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火宅。 这个是根本无明。我们...

古今聪明人一大可怜可悯之事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见,必至矜己傲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