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绍云老和尚  2022/06/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和"理念"的不同,"事念"是念一句佛号,持之不断,这样慢慢的,就能收拾多心而成一心了。"理念"就是回光返照,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没有心外的佛可念,所念之佛,没有佛外的心可念。所能双亡,事理无碍。到那个时候,便可亲见自性弥陀,与参禅的人亲见本来面目,没有二样。

所以云居山虚云老和尚在世时,他并不规定每个人都一定要参禅,因为若不相应,勉强去参也不行。如果你很乐意念佛,而念佛的工夫又可以用得上,能够清净你的心意、念头,那么就念佛好了。当念到一心不乱,不念而念的时候,便是念实相佛了。

念实相佛和参话头,清净境界现前的时候,无异无别。念佛如此,持咒诵经也是如此。所以说: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法法都是圆融无碍的,不要妄生分别执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禅堂的生活与清规》

各位贵宾、各位护法信徒: 禅堂是供给禅者参禅打坐的...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

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彼愚人唯知以医药治病,及...

放下万缘是往生极乐的必要条件吗

问: 请问法师,放下万缘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原文】 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

持戒对念佛往生的意义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

佛法修学中的种种歧途

进了佛门之后,如果没有用功调伏烦恼,轮回中的可怕劲...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中峰国师念佛文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诸佛,正此心佛。 六道众生,...

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时,普贤菩萨摩...

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

近年来,由于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偏差,...

「人无我」与「法无我」

一切法无我,我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是一切法。...

【佛教词典】阿鼻狱因

亦名:七罪入阿鼻狱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观佛三昧经...

【佛教词典】无想三摩钵底

【无想三摩钵底】 p1081 瑜伽十二卷二十页云:复次云何...

要有决生净土的信心

有一种人虚心太过分了,总说我们这样的凡人,还不及天...

安住于何处

唐朝丹霞禅师有一次想要去拜见马祖禅师,在路上碰到一...

假如生命只有三个月,该怎样珍惜和利用

一天中午,法堂里坐了二百多人听我开示,结束后,大家...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

专访大安法师:坚持信仰,敦伦尽份

主持人: 对净土有兴趣的人初学应从哪里下手比较合适...

心不在内

【原文】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

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别人骂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抢...

学佛,是学会生活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

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

您能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您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当我在外科实习的时候,每一天都...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