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2017/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众生根器所宜,略说如来少分境界。何以故?

诸佛世尊,为诸众生,无智作恶,计我、我所,执着于身,颠倒疑惑,邪见分别,与诸结缚恒共相应,随生死流远如来道故,出兴于世。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瞋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何等为百万障?所谓:

1. 不见菩提障;

2. 不闻正法障;

3. 生不净世界障;

4. 生诸恶趣障;

5. 生诸难处障;

6. 多诸疾病障;

7. 多被谤毁障;

8. 生顽钝诸趣障;

9. 坏失正念障;

10. 阙少智慧障;

11. 眼障;

12. 耳障;

13. 鼻障;

14. 舌障;

15. 身障;

16. 意障;

17. 恶知识障;

18. 恶伴党障;

19. 乐习小乘障;

20. 乐近凡庸障;

21. 不信乐大威德人障;

22. 乐与离正见人同住障;

23. 生外道家障;

24. 住魔境界障;

25. 离佛正教障;

26. 不见善友障;

27. 善根留难障;

28. 增不善法障;

29. 得下劣处障;

30. 生边地障;

31. 生恶人家障;

32. 生恶神中障;

33. 生恶龙、恶夜叉、恶乾闼婆、恶阿修罗、恶迦楼罗、恶紧那罗、恶摩睺罗伽、恶罗刹中障;

34. 不乐佛法障;

35. 习童蒙法障;

36. 乐着小乘障;

37. 不乐大乘障;

38. 性多惊怖障;

39. 心常忧恼障;

40. 爱着生死障;

41. 不专佛法障;

42. 不喜见闻佛自在神通障;

43. 不得菩萨诸根障;

44. 不行菩萨净行障;

45. 退怯菩萨深心障;

46. 不生菩萨大愿障;

47. 不发一切智心障;

48. 于菩萨行懈怠障;

49. 不能净治诸业障;

50. 不能摄取大福障;

51. 智力不能明利障;

52. 断于广大智慧障;

53. 不护持菩萨诸行障;

54. 乐诽谤一切智语障;

55. 远离诸佛菩提障;

56. 乐住众魔境界障;

57. 不专修佛境界障;

58. 不决定发菩萨弘誓障;

59. 不乐与菩萨同住障;

60. 不求菩萨善根障;

61. 性多见疑障;

62. 心常愚闇障;

63. 不能行菩萨平等施故,起不舍障;

64. 不能持如来戒故,起破戒障;

65. 不能入堪忍门故,起愚痴、恼害、瞋恚障;

66. 不能行菩萨大精进故,起懈怠垢障;

67. 不能得诸三昧故,起散乱障;

68. 不修治般若波罗蜜故,起恶慧障;

69. 于处、非处中无善巧障;

70. 于度众生中无方便障;

71. 于菩萨智慧中不能观察障;

72. 于菩萨出离法中不能了知障;

73. 不成就菩萨十种广大眼故,眼如生盲障;

74. 耳不闻无碍法故,口如哑羊障;

75. 不具相好故,鼻根破坏障;

76. 不能辨了众生语言故,成就舌根障;

77. 轻贱众生故,成就身根障;

78. 心多狂乱故,成就意根障;

79. 不持三种律仪故,成就身业障;

80. 恒起四种过失故,成就语业障;

81. 多生贪、瞋、邪见故,成就意业障;

82. 贼心求法障;

83. 断绝菩萨境界障;

84. 于菩萨勇猛法中心生退怯障;

85. 于菩萨出离道中心生嬾惰障;

86. 于菩萨智慧光明门中心生止息障;

87. 于菩萨念力中心生劣弱障;

88. 于如来教法中不能住持障;

89. 于菩萨离生道不能亲近障;

90. 于菩萨无失坏道不能修习障;

91. 随顺二乘正位障;

92. 远离三世诸佛菩萨种性障。

“佛子!若菩萨,于诸菩萨,起一瞋心,则成就如是等百万障门。何以故?佛子!我不见有一法为大过恶,如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心者。是故,诸菩萨摩诃萨,欲疾满足诸菩萨行,应勤修十种法。何等为十?所谓:

1、心不弃舍一切众生,

2、于诸菩萨生如来想,

3、永不诽谤一切佛法,

4、知诸国土,无有穷尽,

5、于菩萨行,深生信乐,

6、不舍平等虚空法界菩提之心,

7、观察菩提,入如来力,

8、精勤修习无碍辩才,

9、教化众生,无有疲厌,

10、住一切世界,心无所著。

是为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破障篇)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

知错能改的村长

有句话说「心净则土净」。一念心平静,就是心灵的清净...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什么叫杀呢?断有情命,以嗔恨之心,来断绝有情众生的...

破戒人临终时想念佛却念不出

大家要注意!业果已成熟,业报一现前时,就没有办法免...

五盖

1.贪欲盖: 指贪爱五欲妙境,能使众生心性迷惑,令善...

【推荐】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富贵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称心,就要发火,轻则口出恶言...

两头鸟

从前,在遥远的雪山下,有一只两头鸟。这只两头鸟,为...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制怒、心静如水、养心

制怒 有一个煤矿老板,年产值过亿,聪明能干,精力旺...

生气真傻

头顶天,脚踏地, 人生全在一口气; 切记气上有三记:...

杀戒包括我们平常吃的肉食吗

问: 师父慈悲,学人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严持四重戒...

念念分明无妄想,心心清澈无昏沉

参究这件事,要念念分明,心心清澈;念念分明则无妄想...

【佛教词典】心识

心与识之并称。小乘俱舍宗主张心与识为同体异名,大乘...

【佛教词典】昙弘

(?~455)南朝刘宋僧。黄龙人。幼年修习戒行,专精律...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

做人三十六字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

大悲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

佛来到这个世间的一大事因缘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

惟贤长老《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的定义 现实的定义:顾名思义,现,就是现在...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 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

圆瑛法师《放生开示》

此次北来讲经,辱承诸位欢迎,并聘为本会名誉会长,不...

情不附物

作为汉传佛教的信徒,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福报,什么福...

彻底死绝「偷心」,了脱生死才有指望

在这条漫长、艰辛的修学路上,有时候往往虽经别人提醒...

如何感得地藏菩萨亲自给你受戒

【复次未来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

与各种人相处的秘诀

会与人相处,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尽早成功。其实,每一...

六字明功德颂

嗡 能消除天界生死苦, 嘛 能消除非天斗争苦, 呢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