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感得地藏菩萨亲自给你受戒

梦参老和尚  2018/1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感得地藏菩萨亲自给你受戒

【复次未来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当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心得身口意善相已。即应可受。】

复次未来之时,地藏菩萨又嘱托我们,在末法的时候,未来那时候,或者在家的、或者出家的这些众生,想要求一个三皈五戒清净的妙戒。

但是过去犯了很多的罪,没有机会受个三皈,五戒、十戒、八戒更不要说了,就没有机会能使我得受清净妙戒;乃至于受过三皈五戒,也得重罪消灭。如果是增上的重罪,你能得到受戒机会吗?得不到,不得受者。因为你做了增上重罪,你受不了戒。

但是地藏王菩萨告诉我们方便,修忏悔法,达到至心,令其至心,身口意善相得到了,但是得从至心得到。或者你念佛,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你得要至心地念,不是至心不灵,达到至心就灵了,受戒得戒,消灾免难,你要灭罪难,罪难也消了。

【复次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师及清净僧众。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戒者。但能学发无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净已。其未出家者。应当剃发被服法衣如上立愿。自誓而受菩萨律仪三种戒聚。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出家之戒名为比丘比丘尼。即应推求声闻律藏。及菩萨所习摩德勒伽藏。受持读诵观察修行。】

地藏菩萨又说,复次未来世的诸众生,欲求出家,未来众生发心想离开尘世想出家;或者已经出家了,就说我们比丘比丘尼,我们要求得戒,没有清净的善师。

末法,南阎浮提,在明朝的时候,蕅益大师在南阎浮提找五个清净比丘,没有,受不成戒。现在的末法传戒的时候,也是都很多不依佛制。佛规定二十岁才能受戒,但我们的善巧方便还能借。

例如我出家,我才十六岁,受比丘戒,怎么办?得戒和尚借一岁,借给我一岁,传戒和尚借一岁,大师父借一岁,领导我的引礼师借一岁,就凑够二十岁了。这能借得到吗?这叫捏着鼻子哄眼睛,眼睛看见这个不可以,把鼻子捂上闻不到味就行了,实际上是不能得戒的。

在南赡部洲找五个清净比丘找不到,蕅益大师也想得清净戒,所以在《大藏经》里找,找出来《占察善恶业报经》,依着《占察善恶业报经》,发无上的道心,占察用占察轮,得到三业清净了,那地藏王菩萨就是得戒和尚,地藏王菩萨也是引礼师,地藏菩萨也是三师,三师七证引礼师,地藏菩萨一个人包办了。就是你念地藏王菩萨,用占察轮相,占察轮的三业清净,你得戒了,这是地藏菩萨说的。

你心有疑惑,不能如法地得受禁戒,那你怎么办呢?你先学发无上道心。无上道心,简单说,发菩提心,使你身口意得清净。发菩提心,这个时候身口意清净,没有出家的可以剃度出家,已经出了家的你要立愿,立什么愿呢?自誓,自己发誓愿来受菩萨戒,来受三聚净戒。这时候具足波罗提木叉的出家之戒,就算比丘比丘尼。

之后,受完了再去学毗尼律藏,菩萨摩德勒伽藏,受持读诵,观察修行。比丘比丘尼戒是属于清净僧,受戒了时候最尊贵了,最无上了,到达什么程度呢?人天师表。待你掷轮相,得了清净轮相的时候,地藏王菩萨给你授的三坛戒,沙弥、比丘、菩萨。

不过这个问题在《瑜伽师地论》上也这样说,像法已经过了,末法时期,这个时候想受戒非常难,没有清净的戒师了,那你就做无作无律的,无作这种律仪来受。但是你思想不能有怀疑,如果怀疑戒师传戒的师父不清净,在你受戒给你授戒的清众不清净,你不能得戒。

因此地藏菩萨他行善巧方便,他又告诉我们,你要想得戒,若没有师父给你传得戒,那你怎么办呢?地藏菩萨告诉我们,你就跪在佛前拜占察忏。

这个拜忏不修其他的,专求得戒,这叫求戒拜,专门求得戒。这个时候要发无上道心,无上道心就是菩提心。无上道心,发成佛的心。但是你得掷身口意三业轮相,如果三业轮相都清净了,那我给你授戒了。

地藏菩萨说你三业轮相都拜到清净了,你已经得戒了,没出家可以剃度,可以披上法衣,地藏菩萨收你作徒弟,给你授了三坛大戒。但是轮相得清净,这个不能冒充的,绝对拜得三业清净,这叫自受戒。

蕅益大师就是这么受的戒,所以蕅益大师提倡《占察善恶业报经》,这是他的受戒的缘起。

在日常生活常中,你要摆脱很多痛苦、危难、忧恼,自己没办法,那你就占察一下,地藏王菩萨就会告诉你并且帮助你。你要发愿,在发愿的同时,还应常拜〈占察忏〉。这个忏法跟其它的忏是相同的,只是回向和要求有些不一样。

若没有得戒,想求得戒,你把地藏像供上,至诚地拜占察忏法,占时轮相清净了,地藏王菩萨给你受戒也就得戒了。

明末藕益大师他认为,在南阎浮提要想找五位清净比丘做他的戒师,是找不到的。他就在《大藏经》找到了《占察善恶业报经》。

经中讲:“如果拜这个忏法,用占察轮占三业清净了,那你就得戒了,你就是比丘。地藏菩萨给你受菩萨戒也如是。”

因此藕益大师拜〈占察忏〉,他得戒了。但是他不会做占察轮,他用捻龟来看是否清净,或者还有余业。用捻龟的办法与《占察经》还是不相符合的,因为占察轮相当中会有很多变化。

后弘一法师弘扬《占察经》地藏法门,我请他做了占察轮。占察轮是有一定尺寸的,做时要符合地藏王菩萨所说的尺寸标准才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向地藏菩萨求人天福报,还怕得不到吗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

戒是一切善法之阶梯

佛涅槃前,阿难尊者问佛: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告阿...

【推荐】称名供养礼拜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

地藏菩萨常以不可思议禅定之力度化无量世界众生,满愿...

尊者降龙记

佛灭度后的七百年,在罽宾国,有一只恶龙王,名叫阿利...

印光大师对《梵网经》的开示

《梵网经》者,如来陶炼一切若圣若凡,俾其究竟断除三...

贫穷困苦种种逼迫,你该怎么办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

五戒受持不住能舍戒吗

问: 弟子无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鸡蛋。如果受持不住...

这样去做,能得一切天人拥护

【复白佛言。世尊。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远离淫欲,千万莫近

淫为万恶首就是这个样子。这是生死的根本,一切众生皆...

《金刚经》的宗旨

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我们了生死的要道。那么《金刚经》...

经常这样去想,就不会怨天尤人

有时我们认为是冤枉的业,是法律不公,或者处理你这件...

【推荐】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么不平等

我们有些个道友财富很大,无忧无虑,什么烦恼看着都没...

【佛教词典】影像

(譬喻)物体遮光线而生之形也,形虽可见而体为空,以...

【佛教词典】背鲙经屏

以木像之背为切鱼之俎,持佛之经论以糊屏风;喻指空见...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

徐母杨太夫人生西记

原文: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固无论天人修罗...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楞严经》前面的三卷经文,佛陀等于是讲到了大乘佛法...

暗施慈悲与后人--白居易

中国古代信佛的官员中,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

持诵楞严咒能灭一切罪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

【推荐】传印长老慈母与胞姊出家往生记

1954年夏天,传印长老离开庄河老家,前往云居山。六年...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趁年轻时赶快修行

莲花生大士云:趁年轻的时候努力的修持是极为重要的!...

善人杨自惩的故事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

除了自己,谁也不爱

佛陀曾遇到这样的事:有一天国王来到佛陀跟前听法,并...

老子论幸福

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