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界法师  2014/08/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第一个,你最好发心受戒,很多净土宗的人,过度的骄慢,说我心中有佛,我怕啥,不要这样子,业力不会放过你的,你不要去触动罪业。

我们在处理业力,诸位你要知道,你不能只是说停留在我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不能这样。你要有一个愿力,要有一个戒体,我一定要去断恶修善度众生。

所以你受了戒,你会有一种愿力,一种戒体,如果你没有准备好,受个三皈五戒也可以,如果你真正准备好了,我建议你受菩萨戒,你的心态会完全不一样,受了菩萨戒你再来念佛,你就完全不一样,你很多事情能够放下。

所以你受了一个戒,你的身口意有一个标准,至少你的生命当中,会有所坚持,有所让步,你会知道有些事情你是要坚持的,有些事情是可以让步的。你会把生命至少画出一条线,有些东西是不能碰的,生命要有红线的,你不能碰到你自己的底线。

好,我建议你先受个戒,第二个就是理观跟事修的操作了,我们刚刚讲很清楚了,你要有功课,如果你只有一路念佛都没有理观,可能你临终没有障碍你就过去了,但是你愿意下这么大的赌注吗?

所以我们必须要储存第二念的反击能力,就是你的理观也要准备一点,当你的佛号操作遇到重大的障碍的时候,你知道怎么突破、怎么样把你从妄想执着中带出来。所以我建议你,理观事修都要具足,以佛号为主,但是旁边要有一种理观的能量,在旁边待命,这个就是功课。

我们每一堂功课,都是为临终在准备资粮,临终的每一句佛号,都不是白白出来的,都是你平常的时候准备而来的,没有一件事情是无中生有的。所以你每一堂功课,都是在储存你的往生的资粮,理观事修,这第二个,一种定课。

第三个最重要,相续不断,功课不要多,但是你要有恒心。你能够用功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可思议。就算你每天一个小时,你用功三十年,不可思议。不要再用暴饮暴食的修行,打佛七的时候,七天都不睡觉,然后回去以后都不用功,没有用,暴风雨式真的没有用。

你这种完全是凭意气用事在修行,没有用。点点滴滴啊,功课不能停超过三天,说实在的,你今天很特别,休息一天,第二天到第三天你就要警觉了。所以功课不能断,所以你要相续不断,恒常坚守才能保持坚固的道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往生到边地疑城

我们看到《无量寿经》里面讲边地疑城有这么一种情况,...

星云大师《习气与习惯》

每个人都有习气,每个人也都有习惯。习气多数是不好不...

不要轻易地离开家庭,让家里生烦恼

问: 本人已六十多岁,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

【推荐】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

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修智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前边的...

【推荐】愿生极乐的人,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

星云大师《佛教对行为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悲,感谢各位...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不要羡慕神通和发财的事情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无心才能心安

最近广钦老和尚一百零五岁诞辰,朋友找我去演讲,谈谈...

现代人的心灵荒芜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一直为追寻美好、幸福生活而不...

居士着僧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

【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衣...

【佛教词典】唯新熏种

【唯新熏种】 p1008 成唯识论二卷十页云:有义、种子皆...

【佛教词典】五根色

(术语)信根白,白者,越百六十心垢之义也,是为信之...

敦煌风格连环画《微妙比丘尼受难因缘》

(1)从前,有一位巨富长者没有儿女,就聘娶了一个贫寒...

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

别把自己看的太重

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

生孩子难产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

【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

念佛十法

(一)高声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时,即振作精神...

用观念和方法来调整情绪

现代很流行讲EQ,身为宗教师,我并不太懂什么叫做EQ,...

八种治心的方法

佛教经典处处都在说我们的心,以及如何解决或者说安慰...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乐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乐最重要的条件,西谚云...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厮杀欺诈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

念佛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

净土法门唯上智与下愚不疑

有世智辩聪,心意识很发达,逻辑思维是很发达,包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