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中峰明本禅师  2019/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诸佛不欠一毫发。

第二要信从无量劫来,与声色爱憎、染习流注,结成一种生死无常,于四大身中,念念迁流,新新不住。

第三要信古人垂慈,留下一言半句,如倚开长剑,等闲拶透,端的会断人命根。

第四要信日用工夫,但恐不做,做之不已,念念精专,决有透脱之期。

第五要信生死无常,不是小事,若不奋决定志,以期独脱,其三途苦趣,曾无自免之方也。

又有三法为进道之快捷方式:一智眼明;二理性通;三志坚固。

智眼明,则照破世间身心现量境界,一切是非、憎爱、取舍、得失、贫富、寿夭、苦乐等法,皆是梦缘,了无实义,而不起分别。

理性通,则于从上佛祖所说语言名相,至于三教圣贤、诸子百家差别法要,会归一源,不生异见。

志坚固,则从今日至未来际,不问近远,若不澈证,决定不休。

此三法具一而缺二三,只成个无事汉;具二而缺一三,只成个伶俐汉;具三而缺一二,只成个担板汉。

当知此道如涉千里之修途,若具一二而缺三,是由九百里而止者;具一三而缺二,终不免其岐泣;具二三而缺一,吾知其触途成滞必矣。

三法全具,虽未动足,敢保其与已到家者不相异也,岂待其重问迷津而再摇鞭影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将佛法融入于生活

将佛法融于生活可以从小的事情开始做起。 譬如:早上起...

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我们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第一,我们...

佛法的修行,要有这九种心

一、信心,要信三宝、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议。 二、因...

虚云老和尚除夕普茶开示

诸位上座,今天又是腊月三十日了,大众都认为是过年。...

难道临命终还让你选时间吗

接下来我们讲上广下钦老和尚的故事,好让大家仔细体会...

久修之人当警惕此「五花箭」

五花箭者、皆烦恼所摄,谓诸魔王,有神通力,由见修行...

念佛为主,持咒为辅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

早晚课要怎么做才能更有效果

在家做定课的你,也许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坚持。在家如...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不仅要将心打开,还要请佛住心

修行,就是要将心打开。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知道了很...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起起伏伏,如何来对治它

问: 师父您好!关于权法、实法的操作,弟子这边再具体...

正确的助念心态

凡人即将死亡,乃生命中最为微弱时刻,许多临终者面对...

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

问: 学佛者应该如何防止过失呢? 慧广法师答: 人非...

【佛教词典】臂香

谓将香置于臂上燃烧,以供养佛、菩萨,表示赤诚之意。...

【佛教词典】选佛场

(杂名)释氏开堂设戒之地,曰选佛场。传灯录曰:丹霞...

如何知道是真心还是妄想

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

找回幸福感

生活中总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听内心的声音,问...

佛的光明随时在我们身边

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讲到...

炷香增福

唐朝裴休宰相,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

《观无量寿佛经》图文解说

灵山嘉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哪里没有佛

一次,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忽然咳嗽了一声,就...

心态决定思想

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

四十八大愿——(第3愿)各得真金色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意谓:...

修行从点滴开始

一切众生都因不明因果而在生死中轮回,连猪猫狗都包括...

持戒对治烦恼

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给予我们的重大启迪。佛陀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