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仅要将心打开,还要请佛住心

佛安法师  2016/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仅要将心打开,还要请佛住心

修行,就是要将心打开。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知道了很多佛学理论知识,但在心性上没有改变,仍然感到烦恼重重,与外界不能和合共处,那一定是心没有打开;只能算知道了佛学知识,种了善根而已,因为不能在修持中落实,所学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利益。而想要证明一个人修行的进步与否,就在于心有没有打开。

为什么将心打开这么难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都太自我,太关注、关心自己了;更重要的是要面子,自以为是。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过于敏感,将他人的一言一行都收集于心内。然后自己瞎捉摸,越想越生气,越想越觉得他人怎么可以这样,最后彼此形成对立。其实什么问题都没有,都是自我感觉出来的。

什么事都怪别人,把自己太当一回事的人,很烦恼,这都是因为心量没有打开。

心打开的人,烦恼就少。一个真念佛人,心中就会感佛的恩,为人处世就一定是用「自处在下,敬他为上」「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的心态来对待。倘若真是对方不对在先,但想到自己也是这样的凡夫,自然也会去悲悯他,所谓的烦恼就不会存在了。

心量要打开,就要学会融入——要融入大众,服务大众。 《优婆塞戒经》中说:「自舍己事,先营他事;营他事时,不择时节,终不顾虑辛苦忧恼。」我们若能这样去实践,不仅不生烦恼,而且人缘会变好,法喜会增加,人的精神面貌也会得到改善。如果天天自己做自己的事,又不随众,给团体带来不好的氛围,那么最苦恼的必定是自己。

当融入大众时,业障就会慢慢消除,心自然也会慢慢打开。心量打开的人,他的眼光、思维,他的举止、言行,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心打开的人,才会有正能量,才会懂得感恩,才能感染身边的人;只有心打开的人,才会吸收到法,才会对法义敏锐。

我们平常都说,喜欢帮助他人的人心肠好。说明心对人影响的关键。而真正的心肠好,不仅要将心打开,更要请佛住心,不然其他的东西一进来,这颗心日后也难免要被染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比丘尼现身变

昔日的舍卫城,是拘萨国的首都。当时有一群乱纪之徒,...

从小我到无我

一、禅是什么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禅不即是知识,知识...

人不能过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挂碍

百丈怀海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高僧,我国丛林清规的制...

善自调身心,具诸功德力

调心,改变人生的好习惯 古德云:君子慎所习。 良习,...

赵朴初《宽心谣》

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了一首《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

无我浅谈

一切法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缘散而灭,相对的,彼此相...

【推荐】心的五种归纳

佛教把我们的心归纳为肉团、缘虑、集起、含藏、真如五...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推荐】「心霾」比「雾霾」更可怕

我们都知道,世间一切经济的发展,实离不开能源,然在...

随顺世缘减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网络学佛人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当今时代网络发达,佛学方面的信息很丰富,现在的佛子...

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声佛

问: 净土主要是持名忆佛拜仟,但我们平常要上班的时...

【佛教词典】众主谏造六聚

亦名:谏造六聚 子题:二种痴、二种智、真供养、一念之...

【佛教词典】金刚针论

(书名)一卷,宋法天译。法称菩萨破婆罗门之四韦陀论...

至诚供佛斋僧,种下殊胜福田

昔日,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时,当时城中有一位长...

可怕的是死亡之后事情还没解决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

圣一法师禅七开示

十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未成佛时,称为悉达多太子,出...

用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

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

寄报净土与分身净土

今天继续介绍净土部类。第一个要说的叫做寄报净土,就...

能做到这五件事,病人便能早日痊愈

往昔,佛陀行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世尊...

鬼神护法

1945春,虚云老和尚从云门到南华传戒。此时,云门禅寺...

求观音菩萨来解决我们的烦恼和疾病

南无观音菩萨,今天观音佛七正式起七了。这次观音七因...

净土行人信愿不真切的表现

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有五个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

人生的五种忍耐

1 、 耐冷: 事态炎凉,要随遇而安,坦然处之。 2、耐...

念佛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我们念佛的最大障碍,是把它想得太难了,好像生极乐世...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梵室偶谈 七则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然则参禅、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