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至诚供佛斋僧,种下殊胜福田

2020/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至诚供佛斋僧,种下殊胜福田

昔日,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时,当时城中有一位长者名叫修伽,拥有无量的财宝,娶了一位望族的女子为妻,并时常请人表演歌舞伎乐以娱乐妻子。长者之妻怀胎十月后,生下一名女婴,这女婴刚出生就会说话,而且家中百味饮食自然满足。

长者夫妻见此不寻常的情景,认为女婴不是人,而是毗舍阇鬼,很害怕,不敢靠近她。女婴见父母如此害怕,便合掌对母亲说了一个偈:“愿母听我语,今当如实说,实非毗舍阇,及诸余鬼等。我今实是人,业行相逐随,善业因缘故,今获如是报。”

长者夫妇听了女婴说的偈子,知道这些异象是女婴过去善行的果报,便不再害怕,欢喜地趋前抱起女婴,开始哺乳养育,并为女婴取名为“善爱”。这时,善爱见母亲欢喜,就合掌对母亲说:“请替我请佛和比丘僧来家里应供。”

母亲于是前去祈请,当佛与众比丘到达时,家中百味饮食自然充足。善爱在佛前渴仰能听闻佛法,佛即为她说四圣谛法,善爱一听,心开意解,证得须陀洹果。

善爱长大后,向父母禀白想要出家修行的心愿,父母因为疼爱,不忍拒绝,于是带着善爱去到佛处,请求出家。佛对善爱说:“善来比丘尼!”善爱的头发自落,法服着身,成为比丘尼。出家后,善爱精进修行,证得阿罗汉,具三明六通、八解脱,受到人天的敬仰。

一天,佛带领着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到其他国家游化,走在一处旷野,到了用斋时间,佛便对善爱比丘尼说:“你现在可以准备饮食来供养佛与僧众。”善爱比丘尼于是取了佛钵,将钵抛向空中,钵中自然装满了百味饮食;如是依次取来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的钵,每个钵也都自然装满丰盛的食物。

阿难见此情景,惊叹此事未曾有,于是向前请问佛:“这位善爱比丘尼过去生修了什么福,以至于今生有这样殊妙的果报,百味饮食应念即至,又能值遇佛,随佛出家修行并得证道果?”

佛告诉阿难:“专心谛听,我现在为你详细解说。在贤劫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名迦叶佛。一天,迦叶佛带领着众比丘入城乞食,次第行乞,来到一位长者家门口,当时长者正要宴请宾客,准备了许多美食佳肴,但客人还没到。

家中的一名婢女一见到佛与僧众站在门外乞食,等不及禀告主人,立刻将准备宴客的食物全部拿来供养佛与僧众。不久,客人来了,主人吩咐婢女去把准备好的美味佳肴端出来,婢女回覆:”刚才佛与比丘们在门外乞食,我把食物全数拿去供养了。“

主人一听,非常欢喜,对婢女说:“我们今天能有因缘值遇此大福田,你能把食物拿去供佛斋僧,真是太好了!从今天起就放你自由,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婢女对主人说:“如果真的给我自由,请让我出家修行。”主人一听,立即同意。于是婢女随佛出家,成了比丘尼,在此后一万年中,都精进修行,无丝毫懈怠,命终后不曾堕入恶道,而是投生在天上和人间,且百味饮食随念而至。

佛告诉比丘们:“当时出家修行的婢女,就是现在的善爱比丘尼。由于她当时精勤持戒,所以现世能值遇佛,随佛出家修行并得证道果。”

比丘们听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第八·比丘尼品八》

省思:

布施供养功德不可思议。以清净心念,至诚供佛斋僧,种下殊胜福田,并回向出世修行的愿心,成就了善爱比丘尼食随念至的福报,以及能值佛出家修行的善果。菩萨行者应善能把握因缘,以清净心、恭敬心布施供养三宝,令佛法广化十方,助益有情,以此福德,上报四恩,下济三有,同证菩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何布施给乞丐才能更完满

问: 说到财布施,我们到路边给乞丐布施,朋友说到那...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施舍的树

一棵树很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经常在树下玩,有时爬...

星云大师《贫穷就是罪恶》

我初入丛林古寺参学时,发现有些人以穿褴褛衣衫为标榜...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

妙莲老和尚《福慧双修》

今大上午有位中兴大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来问我许多问题,...

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

在佛教中,出家为僧,除了个人的修证解脱、播种解脱种...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

大器晚成

姜子牙是商朝末年人,他的始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

当思来处不易

释尊在世时,有一名弟子对于信施供养的衣服,才穿了两...

遇安禅师的生死自在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福州人...

【佛教词典】因食不得自在所作过患

【因食不得自在所作过患】 p0595   瑜伽二十三卷十页...

【佛教词典】如来呗

即赞咏如来妙色身之偈。于胜鬘经举出全文(大一二·二...

慧律和尚般若颂

众生方寸心即佛 不欠丝毫如来同 无量劫来声与色 染习...

是否不能妄生度众生之心

问: 弟子冒昧请法师开示,在听法师讲的《佛说阿弥陀...

净宗七祖-省常大师

1.生平 省常大师(公元959---1020年),字造微,俗姓颜...

恨了邻居十年,我收获了什么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有幸...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

问: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呢?一心不乱的真实...

永惺长老《告弟子书》

古语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故凡我弟子,均应以戒为...

管理者如何带领团队达到更好目标

任何人都期望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广大。管理者因为不但要...

这就是智慧的念佛法

心、境是一对,一对就是合而为一心即是境,境即是心。...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问: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净界法师答: 杀盗淫妄每一...

佛是日中一食,过午可以供佛吗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佛是日中一食,所以过午不能供佛。但...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有什么积极作用

2014年3月18日,《禅文化》采编一行参访了净土祖庭庐山...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