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的安排,怎比万佛之王的安排

2013/06/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的安排,怎比万佛之王的安排

院子里的某邻居身材五大三粗,十分壮实,言谈举止十分憧憬未来的日子,要看儿子结婚,陪孙子长大,要几世同堂……谁曾想几日不见,竟奔赴黄泉,脑压突然增大,脑海出血,从七窍喷出,医院的墙上到处都是血迹,当时就不行了。

我们总是愿意安排自己的一切,其实想想看,有多少事情是自己能够做主的?未来的蓝图想象是一回事,能不能实现又是另一回事。日子过得辛辛苦苦,多数到头来即便不是竹篮打水,也是共争不急之务。

仔细反思,真是不如把一切交给阿弥陀佛来安排,把一切交给阿弥陀佛来安排不是说自己不努力,而是心中再无牵挂,一切随缘而来。你应该走的关键的那一步,自然阿弥陀佛会加持我们因缘聚合,用最适合自己特点的方法,促使我们做出决定,实现愿望。

有句话叫人算不如天算,我们都是罪恶生死凡夫,由于德不配位,好多时候都是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定位的。与其妄想纷飞,不如踏踏实实念佛,实在讲阿弥陀佛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果我们真的感得佛力加持,应该走的那一步,阿弥陀佛会为我们妥善安排的。

如果我们踏踏实实念佛,即便我们本来命中注定横死,那么因我们念佛故,一切念佛众生就是佛子,阿弥陀佛怎么会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呢?我们念佛就是要求生净土,阿弥陀佛怎么会对于一个有求生净土愿心的孩子,置之不顾,任其轮回呢?这不是违背阿弥陀佛的救度本怀吗?所以,即便命中会横死,只要念佛,阿弥陀佛自然会给予及时救度,让他如愿顺利往生西方净土!都说念佛改变命运,那么一位念佛的众生由横死转而往生净土做菩萨,这难道不是最好的、最殊胜的改变命运的方式吗?

我们都认为阿弥陀佛是佛,而我们是我们,但是实际上不是的。事实上阿弥陀佛和我们是一体的,阿弥陀佛的心和我们的心紧密相连,我们的喜怒哀乐乃至每一念,都牵动着慈母阿弥陀佛的心。阿弥陀佛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我们沉沦在畜生道,饿鬼道,畜生道,慈母都随之跟随救度,唯子顽劣,母不弃子。

人生最大的大事是生死,如果因为念佛,连横死都能转而往生做菩萨,那么你人生其他的一切不过都是点点滴滴了,阿弥陀佛连最大的问题都替我们解决了,何况其他人生的小麻烦,小病苦,小困难?难的不是问题如何解决,而是我们难以起信,我们都说自己信佛,有多少人能够二六时中佛号不断?世间的父母尚且不会欺瞒孩子,何况大悲慈母阿弥陀佛,慈母阿弥陀佛永远是真诚相待每一个众生,问题是我们是不是真诚面对阿弥陀佛。一位念佛行人,阿弥陀佛的福慧德光决定专门摄受,阿弥陀佛是万佛之王,一个被佛中之王佛陀的光明注照摄受的人,他的人生会横死吗?会坎坷不断吗?会病苦缠身吗?会潦倒饥寒吗?这是不用多问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

净土宗的人,低估了妄想的势力

从佛陀的预言,我们现在是在一种下坡的阶段,叫末法时...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道证法师最后的遗言: 我现在要讲的话很重要,妳要记...

在极乐世界,所有资生用具应念即至

在极乐世界,所有的资生用具应有尽有。不仅衣服应念而...

极乐世界之美

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

念佛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

发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花

原文: 夫众生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觌体相同,若以信...

如何看待《无量寿经》会集本

《佛说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曾被翻译过多次。现存五个...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修行之路为什么很困难

修行为什么很困难?因为它不只处理今生的问题,连过去...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

保护动物的权益

著名川菜掌中宝:活生生将鸡的脚掌心割下做成菜。一盘...

【推荐】《杂阿含经》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阿含经》是佛灭度后首次结集的教法,属于佛教的根本...

【佛教词典】瑟瑟

(物名)五宝之一。不动明王之宝座,以之而造,故曰瑟...

【佛教词典】梵仙

(1292~1348)元代临济宗僧。明州(浙江)象山人,俗...

技能与家财

从前印度南面海边,有一个名叫那梨的国家,这个国家的...

石头变成佛

有一个沙弥耐不得禅院的寂寞,老觉着修行得太慢,感觉...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推荐】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少一份暴躁与气恼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

隋代高僧道绰大师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祖师叫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呢,跟昙鸾...

肉鸡蛋和菜炒到一块,光吃菜不吃肉行吗

问: 学佛两个多月,肉不吃,鸡蛋不吃。请教师父,肉、...

智者求其实,愚者求其名

常听两种声音: 自己良心忠告,他人善意批评。 常看两...

佛学常见辞汇(十四画)

【像末】 像法与末法。见正像末条。 【像法】 正像...

【推荐】不能把无病当成修行有功夫的表现

有种观点说信佛念佛了就没有病,把他没有病认为是他修...

菩萨行利生之道

利行者,乃菩萨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称菩萨,未...

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

问: 请问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我很怕自己一个人的时...

除贪离厄的鸽王

从前,佛有一世为鸽王,领众五百,常飞到国王的宫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