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法耀法师  2021/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你一个在家人的身份,怎么可以和这么至高的身份坐在一起呢?从世间这个角度而言,你很不懂事,你很无知啊。(按:下半身干枯,这只是花报,果报在地狱。)

尽管有时候这师父慈悲——师父慈悲是他的慈悲,但是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你不能说师父一慈悲,你就找不着北了,师父表扬你几句,你一下子就好像已经不得了了……那说明你很不懂事。

“俗中贵士之座,犹不许贱人升之”。

这打比方,世俗的那个很高贵的人,打个比方,国王——这个随便的一个老百姓,你随便地坐在王座上,怎么可能?跑到王座上去坐,搞不好给你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况出世高僧,辄便相拟”。出家人这个身份远远地超过国王的身份,这是经里面的比方。

国王的身份和出家的身份,二者如果相比的话,这个国王的身份,相当于一滩大便,所以你在世俗,那个大便上都不允许让你去坐,何况远远超过大便的这样一个法座,法王座。你一个俗人,怎么竟敢和具备这样身份的人坐在一起呢,所以要很小心噢!

你来到寺院里,不是像一些人说的,和师父来交朋友的,这都很不懂事,很愚痴啊。

是以“大师又言”,经里边说“是以经中,共僧同床半身枯也”,佛在经里面说的,说和出家的师父同坐在一起,感得什么果报呢?半身枯干,得到这样的果报,可怕吧?因为他没这么大的福报。

“如是因缘如别广说”,在经里边有很多了,你有因缘可以看,这果报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对出家身份一定要恭敬,这非常重要。

“若至明晨,先沙门起”。

第二天早晨起来应该提前起,不可以像在家里,一睡睡到太阳都出来了,那就说明你也不懂事。来到寺院,我们一般出家师父都起得很早,你来到寺院里住,应该比师父起得更早。但是,你不能起来大吵大闹,应该坐在那里,一心修持,忏悔自己的业障。然后一心念佛,自己积集资粮,等着师父起来,而不是说自己起来,就开始大吵大闹,那就是搞错了。

好,这是第三科。有因缘暂宿的,这我们要注意的,总结一下,就是要爱护。有缘在寺院里住的话,应该“三宝财法应守护”,应爱护三宝物,像爱眼珠一样爱护;

再有一个,不可以在寺院里边住的时候,说世间的闲话、调笑,说那些放荡、嬉戏那些的话,不可以;

再有一个,不可以和出家师父并排的坐在一起,还挨得很近,不可以,这个消你福报,应该恭敬;再有一个,睡的时候应该晚睡,晚于师父。起的时候,应该早于师父。在寺院里住,是这样的,这是“清信入寺法”里边的,这个是正法,第一科。

弘一大师《南山律在家备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种小因得大果

有一天,佛陀走出王舍城,到多根树村。村中有一个妇人...

星云大师《恭敬心是佛心》

五根手指开小组会议,主题是:谁是老大?大拇指首先威...

不该你得的财,拿了就是灾祸

谛闲老法师讲过一个公案,在上海有个所谓的大善人死了...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

做好事没得好报?

有时候表面上看是做好事没好报,做坏事反而好处多多,...

从僧衣看佛教三千威仪

前往寺院参加法会时,你看到的法师身着祖衣,威仪具足...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经典告诉你学佛后为什么倒霉了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

大妄语的罪很重的,甚至影响到佛教的兴衰

我们再看大妄语戒。这个地方讲出妄语的两个项目,先看...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

造佛塔与绕塔的功德

塔的历史典故 佛塔,梵文译名是窣堵婆(STUPA),略译...

【佛教词典】瞻婆怛伽

(地名)河名。以花得名。见瞻波比丘经。...

【佛教词典】中体

(杂名)中央之尊体也。就三尊或五佛等而言。...

圣严法师:忍辱并非忍气吞声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

地藏菩萨的化身无处不在

【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

财富宝要

以世间法来说,吃饭穿衣要钱,有病看病要钱,出外乘车...

观想的供养能否得到真实的福报

很多学佛修行的人,初学佛的时候总是有所求的,或是希...

持戒清净者能得五种功德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

牛奶不易于人体健康

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并不有益于人体健康。它们包含饱和脂...

学佛的三不退

禅宗这一法,是让我们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要靠自...

想法不同,就有天堂地狱之别

有一个人,豢养了两只小猫、小狗当宠物,他每天都会亲...

作为佛子,你真的是在学佛吗

1.热衷于跑道场:有的佛子,对跑道场很感兴趣,乐此不...

什么才是成功的标准

我对当今所谓的成功,从来比较淡泊。日前,一位朋友拟...

来去自由的良介禅师

良介禅师,唐时会稽诸暨人,二十一岁在崇山受具足戒。...

愚人与智者的差别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