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妄语的罪很重的,甚至影响到佛教的兴衰

净界法师  2021/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妄语的罪很重的,甚至影响到佛教的兴衰

我们再看大妄语戒。这个地方讲出妄语的两个项目,先看大妄语。

大妄语——若未证四果,妄言已证;未得四禅,妄言已得;未悟道,妄言已悟;及妄言天来、龙来、鬼神来等,过人之法,虚而不实,诳惑世人,名大妄语。

这个“大”指的是它的过失、它的罪业特别重,它影响的层次也特别广,叫作“大”。大妄语的情况,我们可以会归成两种:

第一个,妄谈个人的果证,这个是佛教徒的大忌。就是说,你在宣扬佛法时,你应该只有如法地宣说,如是我闻,如是我说,祖师怎么说我们怎么说,但是你不能牵涉到你个人的果证。因为不管有没有果证,我只要如法宣说,众生听得懂,每一个众生如法修学,就能够得到利益了。

所以,佛陀在《楞严经》里面,在大乘经也是,严格禁止所有的弘法者妄谈自己的果证,乃至于你是真实地有果证也不能宣说。当然真实的果证不叫大妄语,这个只是扰乱佛教的秩序,这个罪比较轻。但是如果你没有而说有,那这个就列入大妄语了。

我们看看妄谈个人果证,有三种情况:

第一个,“未证四果,妄言已证。”这个是圣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第二个,“未得四禅,妄言已得。”禅定也不可以,禅定还是凡夫。

第三个,乃至于未开悟,说你已开悟,因为这都是过人之法。

所以修行,你打一个佛七,一时的相应,你都不要讲出来,最好不要讲出来,最好是闭嘴。只要跟自己修行有关的,你最好闭嘴,对你绝对没有好处。

智者大师说,修行人稍有好境界你讲出来,你下次再打坐就没了,障道了。除非你这个境界——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是好是坏,你不是跟一般人说,是请教善知识来判断是非,你是跟你的上师说,可以。因为你要抉择是非,到底我修行出了什么差错?为什么出现这个境?这种情况可以。除此之外都不能讲,跟你修行有关的东西都不能讲。

人家来问你佛法,你就照佛法怎么说;你问我个人,我无可奉告,这个是我个人的事情。绝对不能妄谈自己的果证,这第一个。

第二个,宣谈感应神通。“妄言天来、龙来、鬼神来等”,这是大妄语的第二种情况。你没有谈你果证,但是你说在拜佛时、打坐时有天人来跟你顶礼,或者是龙来了、鬼神来了,乃至于你说在梦中释迦牟尼佛亲自跟你加持灌顶等等,这种都是过人之法,一般人做不到。宣谈感应神通,这第二种。这种情况是虚而不实,那你的目的干什么呢?“诳惑世人”,这就大妄语了。

这大妄语的罪是很重的,甚至于影响到佛教的兴衰,这个我们待会再说明。这个影响的层面很广,因为你扰乱了整个佛法的秩序,而且你对众生产生严重的误导。

在《楞严经》说这个大妄语,你去读读《楞严经》的四种清净明诲,你讲感应神通,讲个人果证,它认为这不是妄语而已,在《楞严经》,他是犯两条罪:妄语戒跟偷盗戒。

为什么讲感应神通是偷盗罪呢?《楞严经》上说,你盗取三宝。三宝的目的是建立大家一个正知正见,缘起的正见,如是因如是果,结果你这样一讲,三宝的功德都破坏了,他再也不相信三宝了,怎么如法修学,断恶修善,他根本不信这一套了,我怕啥?我做什么事情,我师父帮我加持一下就好了!

你给他一个错误的知见,他再也不老实修行了,所以你等于是把他三宝的功德从他心中夺走了。他本来是一个如法的修行者,每天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结果你这么一宣说,把他的知见扰乱了。他本来心中还有法,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结果你这么一误导,他听到感应神通以后,他的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消失了,所以你盗取了他心中的三宝,你就知道这个罪有多重了。

所以,在《楞严经》上说,说大妄语犯两条罪:第一个,大妄语戒;第二个犯了偷盗三宝功德的罪——盗戒,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的资粮,它是让一个...

神通为何不能保人平安

有一信众问我:听说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是被外道杀害的...

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

经常有人问一学佛如何如何,是什么原因?最多的算是一...

星云大师《可怕的神通》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总希望有意外的...

佛说鹿母经

佛说:过去,有一个鹿群,有数百只鹿,因寻逐水草而接...

不要去追求那些怪里怪气的事情

问: 我是一位初学佛者,有很多事情都还不懂。现在有很...

佛的无奈

一般人总以为佛陀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想要做什么就能...

【推荐】你怎么知道你师父是菩萨示现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带业往生是有条件的

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在无量劫的生命的流转当中,经历...

给予不是放弃和牺牲

什么是给予?对佛学深有造诣的西方分析心理学大家弗洛...

珍惜「上有老」的日子

有一种幸福叫做上有老。回到家来,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

找到你生命的根本

我们强调修行的法门很重要,你是拜佛,你是持什么咒,...

【佛教词典】相续识

(术语)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即六尘中之相续相也。彼...

【佛教词典】自恣因诤事增法

亦名:诤事增自恣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诤事增自恣...

争夺的心总是让人痛苦

人类的欲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私自利的贪求,这...

佛陀谈对待色欲的态度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出家以后不久,一天,有一位年轻的...

寻回原本清净的自心自性

我们都知道,修行其实就是修心,因此修行最大的快乐,...

好好运用这一生

在人生路途上,我们假如能好好把握时间,善用良能与人...

妙华法师: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六祖大师对智通法师说,你...

佛教道场二十种法会法事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

《三宝歌》浅释

大家都很熟悉《三宝歌》,佛教界重大法事活动都是在《...

佛教不能保证任何人不病不死

我这两天接到一个电话,就是说:我家有人住在寺庙里,...

自在随缘安住于任何境界

佛陀在拔耆国时,与诸大阿罗汉,如舍利弗、大目犍连、...

敬造如法佛像

一、如法造像的因果 首先,谈过失和功德的经典里说:量...

慧律法师:老实念佛制心一处

如果有人问我:法师,我今年七十几岁了,随时可能会死...

显示神通,劝戒食肉

梁代,四川青城山有位高僧道香,有大神通,但一直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