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为「我执」

大安法师  2024/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为「我执」

问:请问师父,何为“我执”?

大安法师答:这个“我执”是与生俱来的,有时候叫“俱生我执”。通常讲的八识,包括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在八识里面,这个“我执”表现在第七识——末那识。

“末那识”就是执著“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再执著前六识为“我”所用。“我执”的一种表现形态就是在见解上认为身体是真实的,叫“身见”。

首先,持“身见”的人认为地水火风等四大要素构成的躯壳是真实的,要保持这个身体健康、长寿;然后,又执著这个思维精神现象——受想行识也是真实的。有这些想法,他就是认为有“我”了。

有“我”就构成了一种对待,有“我相”必然就有“人相”,在哲学上是说,有主体就有客体,有能就有所。这就构成了一个很大的思维上的误区,有一个“我”,就一定会建立一个“我所”的概念。

“我所”就是我所有的,我的学位,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小孩,我的妻子,我的房子,我的票子,有这个“我”就会构成贪欲的心。所以,一切痛苦烦恼都是来自于“我执”。佛法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所认证、所执著的这个“我”是不存在的。

首先,构成我们身体的是地、水、火、风这四大要素,而这地、水、火、风也是缘起,缘起的缘起构成的这个因缘假合的东西是不真实的!我们的精神、思维现象也是缘生法,也是不真实的。换句话来说,我们的身体、思维现象是坚固妄想的产物,本体上是“空”的。但是要了解这个“我空”是需要一定智慧善根的,而要证到 “我空”一定要断见惑思惑,这就是“我执”难于以摆脱的原因。

历来的大哲学家、宗教家都在破“我执”方面施设种种的教育,佛教就是“无我”的一种智慧。为什么佛陀要讲二十二年的般若系性经典?

佛陀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却用了将近一半的时间来讲“空”的问题,为什么?就是由于我们执著身体真实、外面的种种色法真实。所以,佛要我们破“我执”、破“法执”。这两个执著破掉了,我们本有的佛性就朗然现前。这两个执著不破,我们还是种种的颠倒,种种的造业,种种的轮回,种种的痛苦。

我们闻信佛法,首先在信心上要了解诸法的空性,了解“我”的虚幻性,将“我执”淡化一点,就会活得潇洒一些。

比如现在大学生人群那么多心理问题、抑郁症问题、失眠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我执”心很强的人才容易得的。他有“我执”就会认为外面一切真实,得不到的时候,负面情绪反应就会很大,心理就会出现问题。

如果他了解无论是自己的业报身,还是外面的功名利禄,包括男女的情爱,获得和不获得都是梦中之事,都是梦幻泡影的事情,如果他稍微有这么一点空的智慧,他内心的情绪反应就不会那么强烈,心里就比较平和。所以,般若空性是真的能够让我们活得潇洒一点、自在一点、空灵一点、超越一点的。

而且只要有点“空”的思想,本有的智慧就会发挥出来。越执著的人智慧越不能显发;越空灵一点的人(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潜能的发挥就会越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清珠投于浊水」与「喊破喉咙也枉然」如何理解

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

濮存昕:饰演弘一法师影响我一生

问:演了很多好戏、好角色,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说对...

把我执我慢修理干净

破我执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

书房挨着卫生间,是不是对佛像及经书不恭敬

问: 至诚恭请法师慈悲开示,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

万一犯了五逆和谤法,就不能往生吗

问: 关于往生的条件,在于深信切愿,弟子对这点也是...

把钱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病了吗

问: 有人说,你把家里的钱全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问: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阿弥陀佛给我们作了决定的承诺

师父慈悲,请问念佛行人如果在毫无准备的条件下,遇到...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

肉身之躯,扼缚痈疮

要常常观照自己这个身体,这是五欲享受的主人。这个身...

可以把往生的希望寄托于临终的助念吗

问: 一些多年的念佛行人,对念佛往生依然没有信心,...

【佛教词典】量

【量】 量的诠释有广狭二义,狭义而言,量是认识,是知...

【佛教词典】八大城

指古印度之八座都城。即舍卫、沙祇、瞻波、波罗奈、拘...

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梵网经菩萨戒》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萨戒的核...

能听闻到地藏菩萨的这个因缘有多难

【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

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此念佛法门的妙用在于,五方轮转避免了止于一点时容易...

是非止于智者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不说是非难,是说我们在生活...

乌龟报恩

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位年轻人,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著一...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

问: 弟子对长辈一向尊敬孝顺,但对于婆婆就是生不起这...

两个泥牛斗入海

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

好人不好当,人善受人欺

有位居士见到我抱怨说:好人不好当,人善受人欺呀! 我...

原来是自己的窗户脏了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