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净界法师  2017/1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惭愧。有三个问题想请 师父指正。

一、因在汉地文化中,儒、释、道的教法在世俗中广为流传,末学相信儒学的教理、道学的清净无为教法都可以教化世人向善,但唯以佛法最为博大精深、广为教化。我等佛弟子皈依三宝时,言尽形寿皈依三宝。但不知对外教经典作何观?外教圣者作何观?

二、末学知《普贤行愿品》中,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即现何身为其说法。若居士于梦中,所见之人为布衣、为天人、为道…,其言说可信否?还望师父慈悲指正!

三、请问师父对年经的优婆塞,未成家、未了世间父母恩,如此尚未脱离世俗因缘之修行人有何开示?

净界法师答:蕅益大师云:“世出世固不可判作两橛。亦不可混作一事。盖儒佛下手同要归异。虽从真儒下手处下手。学道有基。不向真佛要归处要归。真性不显。”

儒家及道家思想,皆为使人去恶行善、趋吉避凶。行善虽是修道的基础,但要了生脱死唯有佛法。

若已坚定对三宝之皈依,便可站在真实门而谈方便门。

生死无常,对佛弟子而言,应先于“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通达无碍,方可涉猎方便门,切勿本末倒置。

凡听闻他人述说梦境,皆勿过于当真,应如理思惟,依经教作判断。

因梦境属于“分别变”  多半是妄想变现而来,或是鬼神之干扰,因此梦境并不宜谈论。

若自己于梦中见光、见花、梦见佛菩萨等等灭罪之相,可作为修行之检视,但勿陷入执着,亦可加以学习《楞严经》中“五阴魔境”之章节。

《观经》中“净业三福”提及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父母为众生的福田,故世善为修道的基础。

学佛首重,听经闻法,建立正见,加上行门定课,解行并重,进一步,则应忆念真如,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面对烦恼,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历境练心,法法消归自性,无论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皆与道不相妨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职业与信仰有冲突该如何处理

问: 职业与信仰的冲突如何处理?如何学佛? 宏海法师...

大安法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那还要念佛吗

问: 有人说:《无量寿经》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所以...

如何对治烦恼

问: 人们都会有烦恼,有时烦恼到不得了,该怎么对治...

如何看待无相念佛

问: 末学刚接触佛法,还在上学,没有智慧择法。闻台...

现今流行神通度人,是否符合正法

问: 现在社会上有人流行用神通度人,这种做法符合正...

临终无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东流

问: 印祖多次开示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若家...

如本法师:为什么会做梦

真正达成无梦的境界,要修证到佛之果位才无梦,不但凡...

有诵经念佛,但内心总是放不下该怎么办

问: 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虽然有诵经念佛,可心里总...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

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顾本觉之在人心也,似异...

纯素有助于减少老年癡呆症的风险

持纯素有各种为你好的理由,比如,减少患心脏病、癌症...

汉传显宗有没有系统的修行次第

问: 现在的藏传佛教很兴盛,修行很有次第。汉传显宗...

【佛教词典】离衣法

亦名:僧作羯磨离衣、羯磨离衣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

【佛教词典】二果

(一)习气果与报果。相当于等流果、异熟果。(一)由宿世...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 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不是说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干的事情干好,就是...

警惕「六根」的坏习惯

人在世间,总有很多给人评论的地方,尤其关于习惯方面...

公主的发夹

国王有七个女儿,这七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

天眼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我们再看什么是天眼。天眼是修学五戒十善所感招的果报...

【推荐】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

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那有人问:临终的时候以猛利...

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

把「空」认为没有,就会成为断灭见

心经主要是讲照见五蕴皆空,空是把五欲、八风看空。 如...

为亡者助念,怎样确定亡者生到哪里

问: 现在很多居士为亡者助念,有时候看见亡者坐莲花升...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那么这个地方的因缘观强调对治,对治我们的爱取跟我见...

修不净观,累积往生的力量

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为什么要修不净观...

四点建议避免学佛走偏

对于学佛人来说,这几个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