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大安法师  2020/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问: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实践上,有没有差别?

大安法师答:信佛和不信佛这两种人,在生活方式和道德实践上肯定会有很大的差异。首先从观念上来说,信佛的人,他能够相信善恶因果报应,相信六道轮回。他一开始相信,就会在内心建立一个止恶防非的道德调控系统。

他已经相信因果了,他知道做坏事就要下地狱,你叫他做坏事他都不敢干。那么那些不信佛的人,他不相信前生后世,他认为人死灯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所以他不信因果,行为当中就肆无忌惮。

再就从心性的生命质量的要求来看,信佛的人知道自己本具佛性,所以他会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高度的尊严和负责的精神。

那么不信佛的人不认为自己有佛性,他认为人嘛,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吃喝玩乐。表现形态最多是光宗耀祖,得点功名利禄,营造一个很好的家庭,最多再留点名传在身后,写点书、作品,做点政绩,无非是这些。所以他对于生命本身的尊严、尊重感,是提不上来的,于是在他身上只剩下一种功利主义,现实生活的超越感就不会存在。

信佛的人有一种超越感,他的这种超越感甚至使他对于这个人世间的一切都认为是梦幻泡影,他会把这期生命作为一个跳板、一个过渡,作为一个借假修真的过程,就不会把这一世的生活作为目的去执着。

所以我们讲信佛,是指真心信佛的人,不是说那些口头上信,但是内心对佛教并不是真正相信的人,这种口头上的信徒也不会跟那些世间的人有多大的差异。

我是说真信,信因果,信轮回,信佛菩萨的存在,信西方极乐世界,信自己本具佛性,信这个世间的苦难,信西方极乐世界是本有的家乡。如果他真的这样信了,他整个的生活方式、道德实践方面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在这个世间上真能信佛的人很不简单,很可贵,是人中的妙好人,人中的芬陀利花!

对我们一个信佛的人来说,我们要过洁净的生活,要用五戒作为我们做人的标准,要以净业三福作为我们道德实践的内容。净业三福从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到大乘的发菩提心,劝进行者,读诵大乘等。如果他能够把这些道德实践内容做起来的话,他就是这个世间上非常了不起的人,那真是一朵从淤泥里面绽放出来的白莲花。

不仅是道德的君子,而且真正是用道德上圣贤的风范来净化这个社会。所以我们要在“信佛”这两个字上下功夫,要真正地把它落实下来。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这两种人在生活方式和道德实践上有巨大的差异,我们要做一个真信佛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生病后医治效果不明显,如何才能好

问: 我得皮肤病多年,多方医治效果不明显。现在吃净...

见别人杀生无法救护,该怎么办

问: 见别人杀生,虽想救护,但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信力不够,心就容易散乱

问: 请教法师,现在念经持咒持名号,均是散乱心,心口...

大安法师:是「万修一二去」还是「万修万人去」

问: 有人说,往生净土是万修一二去,而东林法音说,...

圣严法师《无事是贵人》

问:临济义玄禅师说:无事是贵人。我想他的意思并不是...

圣严法师《把慈悲用在生活之中》

《大智度论》卷二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

出家不是职业,而是生活方式

出家,真的是一种职业吗? 出家是一种职业,许多人都...

星云大师:修身与人际关系

《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而后才能...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提不起极乐世界的乐,应当怎么办

问: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来极乐世界的...

五蕴炽盛苦来得太厉害

五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蕴就是覆盖的...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陈永寿问结局。菩萨示偈曰: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

大安法师: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

【佛教词典】辩才天五部

(经名)以上三部再加佛说大宇贺神功德辩才天经一卷,...

【佛教词典】德母

(术语)功德之母也。犹言德本。华严经曰:信道元为功...

圣严法师《翻出如来佛的掌心》

有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说一只猴子,神通很大,一...

清代高僧彻悟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要介绍给大家的是,净土...

忏悔之前要先思惟业果的道理

这个忏悔的方法,什么叫做内资理观,外假坛仪,我们做...

证严法师:眼明不如心明

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有人眼睛雪亮,但心灵黑暗...

【推荐】糟糠之妻不下堂

糟糠之妻不下堂是我国古代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意思是...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断除你向外攀缘的心,断除你有所得心。...

一心念佛,切忌三心二意

今天才正月初十,大多数人都还在享受新年的欢乐,你们...

【佛学漫画】一代高僧悟公上人

悟公上人的一生建刹安僧,培养僧才,化导群迷,接引众...

佛号只是工具,你的心决定你的去向

古人讲,要往生必须感应道交。嘴巴念的佛号,是心在推...

佛学常见辞汇(七画)

【弟子】 徒众对老师的自称。 【伽蓝】 1.僧伽蓝...

显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义

余四十年前,在苏州胥门外小日晖硚放生池(灵岩山下院...

末法众生净土法门最契机

梦东禅师即莲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大师早年参禅得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