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实功德和不真实功德

大安法师  2022/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实功德和不真实功德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谈功德,这里又区别为两种功德。一种是不真实的功德,这是从有漏心生出来的与真如法性不相应的功德。就比如凡夫、人天,他也修五戒十善,也能感到人天的果报。这些世间上的善因得到人间、天上五欲享受的果,这些都是颠倒。

在凡夫当中一般讲有四种颠倒。我们在生死轮回的现象界,本质特点是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的。但我们众生的颠倒,把无常执著为有常,无乐执著为乐,无我执著为有我,不清净执著为净,这就是凡夫的四倒。这个加重了他的身见我执,所以一切观念和行为都违悖真如法性,这就是颠倒。

这些因果也都是虚伪——虚,虚而不实;伪,伪而不真。就是这些因果都是从他心意识里面出来的,心意识本不可得,本身就是虚妄的——妄心嘛。从妄心里面生起的果,当然也是虚妄的。所以从始至终,从因至果,从果溯因,全是虚伪。所以这就称为不真实的功德,不实功德。

第二种就是从菩萨智慧清净业所起的。菩萨摩诃萨有般若的空慧,身口意三业极为清净,他对治了种种烦恼,然后以他的慈悲心生起的菩萨自利利他的净业。净业生起来了,他就要庄严净土,饶益众生,作种种度化众生的佛事。

菩萨的这种清净大业是依据真如法性,依这个法性入清净相,清净相就是诸法的空性。这样的法就是不颠倒,如实观知世间和出世间,观知世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菩萨的这种智慧观照并且超越了二乘的境界。

凡夫有四种颠倒,二乘的行人也有四种颠倒:执著于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但实际上在涅槃层面,又有常、乐、我、净。菩萨是摄自他进入这样的真空妙有的清净相。所以这个法是不颠倒的,是如实的,是不虚伪的,这就称为真实功德。

菩萨的业为什么是不颠倒呢?就是他随顺法性,法性就是中道。马鸣菩萨所讲的一心二门,从心真如门层面把握真谛的空性,从心生灭门层面把握利他的大行。《金刚经》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心真如门。同时又摄一切善法,这就是心生灭门——缘起,“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是随顺这样的一心二门,这叫随顺二谛,二谛就是真谛和俗谛。随顺二谛,修善法成佛果,所以他的这种结果是不虚伪。最终是要摄一切众生“入毕竟净故”,毕竟净就是大涅槃,不生不灭的本地风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贫妇供豆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在道场白华庵...

忆念佛菩萨跟忆念五欲,效果是不一样的

其实我们这一念心去忆念什么东西,比方说你忆念佛菩萨...

什么都修不进去,你就念地藏菩萨圣号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

在八种因缘下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

佛有无量德,四字名号足以该之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

【推荐】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

出家人穿着衲衣有多种功德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

唯有这句佛号,是应当尽心竭力的

世间的众生,正当处在急难痛苦的时候,号叫父母,呼天...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

彻悟大师曾经写过一个偈子,这个偈子前面两句是:说着...

如何培养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

问: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

阿弥陀佛给我们作了决定的承诺

师父慈悲,请问念佛行人如果在毫无准备的条件下,遇到...

平时念佛是否能库存起来到临终时用

问: 年寿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体也健康了,平时念佛...

【佛教词典】我有边死后有想论

【我有边死后有想论】 p0650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二页...

【佛教词典】相违决定

【相违决定】 p0837   因明入正理论云:相违决定者:...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那有人也许看到这个经文就问了,他一辈子造了这么大的...

「四不」原则健全我们的人生

我这一生周游世界,云水行脚,到过不少地方,但在今天...

圣严法师《情绪从哪里来》

在混乱、紧张匆忙的时代里,人的情绪时时刻刻都在浮动...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问: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了幻法师答: 学佛...

【佛学漫画】不同的念佛,同样的往生

清朝嘉庆年间,江浙一带在一个月之内有两个念佛人往生...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

【推荐】何为般若智与波罗蜜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

将冤亲作父母孝,作诸佛敬

参禅人,首知瞋怒,为伤身害命之渊府,并不费大事。见...

垃圾车定律

有一天,打算到机场,因时间来不及,因此,我拜托一位...

妙莲老和尚《阿弥陀佛与持戒》

阿弥陀第一 净土念佛法门是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

学佛是为了比别人好吗

问: 学佛是为了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吗? 大安法师答:...

【佛学漫画】降魔

拟心时,被拟心魔缚,非拟心时,又被非拟心魔缚,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