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人则亲近,恶人则远避

大安法师  2022/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人则亲近,恶人则远避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

这就谈到: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这个“气味”,就好像香草和臭草的关系;从他的品质来说,就好像一个枭鸟和凤凰的差异。所以一个人交结朋友,一定要亲近善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善人他所修的“德行”,他的智慧、他的心量、他这样的一个品质,我们去亲近,就会得这个善人的“熏陶”,我们就渐渐的也有这样的一个“香气”。

恶人所酝酿的都是“灾殃”,你如果靠近了,你一定要分担这个灾殃。所以一定要远远地避开,不致于有“牵连之祸”。所以自天子以至于一般的庶人,都是要亲贤人,远奸党。这为“第一要务”。这样的情形,能够潜移默化,转移我们的“性情”。

所以你看“孟母教子”,为什么叫“孟母三迁”?就是由于环境、习俗的影响。开始孟子住在那个屠宰场旁,这小孟子就一天到晚想着怎么杀猪。孟母看了,这样不行,赶紧搬家。搬到一个商场旁边,那孟子就想着怎么作生意。孟母还是觉得不行,最后第三次迁到一个学校旁边。这个小孟子就天天“之乎者也”,学习圣人的学问,所以在儒家成为一代亚圣。都是由于环境的影响。

佛世的时候,有一头白象——受环境的熏习,不仅人是这个样子,连动物都是这个样子。华氏国有一头白象,它的力量很大,“能灭怨敌”。如果人犯了罪,就拿这个罪人放在地上,让这个象踏下去——踏死他。那个象很大,一脚踏下去,不就成了肉泥嘛。那以后象住的那个地方被火烧了,就把这个象移到了寺院附近。那到寺院附近,寺院的比丘天天诵经——梵音。诵《法句经》,里面讲“为善生天,为恶入渊”,你作善就生到天上,你造恶就入到深渊里面。

这个象听了,它忽然“悚立”,听进去了,“若有觉悟”。以后再把罪人放到它脚下,它只是用鼻子嗅一嗅,舌头舔一舔,就不踏杀了。国王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就赶紧又把这个象再移到屠宰场旁边。这个象天天看到杀猪、宰羊,这个“恶心”又起来了。所以以后人在脚下,又踏上去了。

所以人见闻觉知,他被什么所熏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为什么要念佛?你不念佛,就念五欲六尘、男男女女,那肯定这个烦恼就越来越炽盛。“染心易炽,净德难成”,我们污染的心容易炽然,我们清净的德能很难成就。所以我们天天要念佛。佛是清净的,这个佛号就熏习我们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清净。那清净的心,就能远离烦恼。因为“善恶两途,是不能“并立”的。有阳光,就不会有黑暗;有黑暗,就不会有阳光。

所以我们教育子女,也是这个样子。你教育子女,一定让他亲近善人。不仅教自己子女亲近善人,凡是你“一切亲属、知交”、有缘的人,都让他跟善知识去交谈,去“亲近”。见到恶人,那些搞黑社会的,你赶紧要远离。不仅叫自己子女远离,那其他的人都要远离。为什么?你接触善与恶:想修善很难,入恶很容易。由善入恶容易,改恶从善很难。所以我们一定要结交“善类”,能够“进德修业,转祸为福”。如果跟那些不好的人常常接触,特别还有些黑社会之徒,去常常结交,可能就有后悔莫及的灾祸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刚柔进退」的处世智慧

中国有许多很好的处世格言,如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

老人的三个躬

法庭里座无虚席,开庭审判的是一桩绑架案。犯罪嫌疑人...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

儿女「五不怨」与父母「七不责」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

智慧资粮比福德更重要

我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在《贤愚经》里面,讲到一...

想要获得尊重一定要先尊重他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自然人恒敬之。在你想要得到别...

不评价别人也不必执着于别人的评判

生活当中的评判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宋代的很多禅师,比如五祖师戒禅师一转世成为大文宗,...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

【推荐】以逆境苦难为师

古圣先贤无一不在逆境苦难中,成就人格与大业。佛教四...

初发心菩萨应先求生净土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

【佛教词典】极地

(杂语)至极之地位。言佛也。行事钞下四曰:佛为极地...

【佛教词典】权实不二门

为天台宗“十不二门”之一。天台宗谓权实诸法相融、平...

心灵美容

漫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美容店,这美容店的作用的确不小...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当然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

有胸量的菩萨,才能招感广大的福德

初学菩萨他在修学善根,是有所不足的,因为时间有限,...

四祖道信大师的开悟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

临终三大要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

佛学常见辞汇(十画)

【乘】 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

境随情起,识逐缘生

大智度论问。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

【推荐】如何知道罪业已经忏悔干净

怎么知道我已经如法地忏悔干净了?这有判断方法,我们...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门槛高吗

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两个月前,念佛越念...

念念着相执情,故念念起烦恼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识意色情感。而菩萨之伟大...

待人处世的「三好四给五和」

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四给:给人信心、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