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逆境苦难为师

大安法师  2015/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逆境苦难为师

古圣先贤无一不在逆境苦难中,成就人格与大业。佛教四圣谛摆在第一,又称以八苦为师。苦难是吾人最好的老师,苦难能促使我们深刻地透视人生真相,激活吾人潜在的生命势能。顽金只有在烈火中锻炼才能精纯;钝刀只有在粗砺石头上磨才能锋利;松柏只有在霜雪中才能亭亭矗立;人只有不被忧患痛苦击倒才能成就大器。

明代净宗大德妙叶大师《念佛直指》中,依据经论法义,创立十种大碍之行。人虽不愿意故意遭逢障碍,然业力所牵,或不得已,有一切障碍现前之时,俾我身心先居于碍中,而众魔诸恶障碍之境不能侵我,不能障我。譬如金火同炉,火虽欺金,金必成器。

十大碍行者,一、念身不求无病;二、处世不求无难;三、究心不求无障;四、立行不求无魔;五、谋事不求易成;六、交情不求益我;七、于人不求顺适;八、施德不求望报;九、见利不求沾分;十、被抑不求申明。

兹录三种,详示立论依据。其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其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患,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乃至其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必怨恨滋生。忍抑为谦,抑何伤我?以受抑为行门。

妙叶大师的十大碍行,开示吾人对待逆境障难的达观智慧,不受表象所欺瞒,观照逆境障难之本质,顺其本性接受之。素患难行乎患难,不尤不怨,进德修业,静待其变,即烦恼为菩提。诚如莲华生于淤泥,在虚空中绽吐芳香,此时,污泥污水适成滋长莲华之养料。

综上所述,人生际遇千差万别,不如意者常常十之八九。于此浊世,吾人当保持一颗智慧达观的心,皈投法界常住三宝,以为恃怙,明苦空观,安住于“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上,念兹在兹。诚能如是,不唯身心康宁,实乃人中分陀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你自己做的,现在你自己受,没有冤枉的事

佛说苦谛真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

驾驭浪潮,在人生的风浪中前进

人的一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它就好像是大海上的波浪...

120岁传奇高僧虚云老和尚一生的十大劫难

一难生为肉球 老和尚是在清道光二十年(岁次庚子)七月...

【推荐】热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为何却痛失爱子

接到了你写给明道法师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纪才二...

【推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个地方讲到多欲为苦,就是讲我们对欲望越执着,就会...

堕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内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内(欲...

寄望的东西错误,所以才会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减...

乐观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具有乐观精神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更容易获得成功。...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持名念佛简易殊胜普摄三根

念佛法门里有四种念佛。有观像念佛,观阿弥陀佛三十二...

持名念佛何以有如何殊胜的德用

持名念佛,就是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在这四种念佛当中...

宁做老实头,狂慧反有落空之祸

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实头知道自己水平不够、业障深...

【推荐】如何将往生渗透到梦中最深层的心意识

问: 我要怎样做,才能尽可能地把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夫...

【佛教词典】五种布施

(名数)一施远来者,二施远去者,三施病瘦者,四施饥...

【佛教词典】深沙大将

指除灭诸难之神。又称深沙神、深沙神王、深沙大王、深...

孝顺的人,总是处处感召万物成全

一 我的公公有两个儿子,我老公是他的小儿子。我和我老...

【推荐】千亿天神皆愿供养这种修行人

东山佛学书院是由东山高中的副校长,与教务主任、训导...

从印祖文钞看佛法与佛学之别及佛法之要

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现代人急功近利,只着眼于眼前利...

血肉施蚁的乌龟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憍陈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罗汉果,八...

星云大师《瞋恨之害》

你会生气吗?你会发怒吗?你会骂人打人吗?你会怨天尤...

以和为贵有什么好处呢

「和」是一个极富正能量的字眼。有关「和」的词汇非常...

法爱法执是修行的障碍

法爱,简单的定义就是:自己认为自己的法很了不起,生...

拜佛为何要翻掌呢

首先礼佛三拜,第一拜拜下去的时候,两手反掌,心里默...

幼虎与羊

在日常生活中,环境是培养心性的重要条件,所以,每个...

每天念佛就好吗,还要不要念咒念经

问: 每天的修行,除了念一句佛号以外,是否还需要念...

圣凯法师:佛法谈做人

现代的心理学研究指出,当一个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遇...

临终时是否必须有正念才可往生

临终时是否必须有正念才可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提法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