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20愿)系念必得往生

大安法师  2024/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20愿)系念必得往生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十方世界诸众生闻信我阿弥陀佛的名号,专心系念我国,修习诸善万行,将此功德至心回向往生我国,如是净业行人若不能如愿往生,不取正觉。

第十八愿侧重在“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第十九愿侧重在“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而这一愿的重点是“系念我国”。专称名号固是往生正因,然一心系念极乐世界种种庄严,以此功德回向,亦能成办往生净业,此属观想念佛,《观经》前十三观所展开的即是观想的对境。

东林高贤中有一位僧济法师,即属系念往生的。僧济法师生病之际,慧远大师前去探视,给他一支蜡烛,云:“汝可运心安养。”(意谓:系念极乐世界。)于是僧济法师“执烛凭几”,手执蜡烛至心想念极乐净土,又请比丘僧众诵念《无量寿经》。便于当夜,梦见自己拿着蜡烛在空中飞行,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他接在手掌心上,遍至十方刹土。僧济法师醒来,很欢喜地对众比丘说:“我以一夜系念西方净土,便蒙阿弥陀佛接引。”第二天傍晚,僧济法师在大众助念时,对弟子说:“佛来也,吾其去矣。”即面向西方安然往生。当时正值盛夏酷热,然其身体三天不变,还散发着浓郁异香。往生时只有四十五岁,“系念我国”得遂往生之果。

唐代启芳和圆果两位比丘,精心观想净土,五个月后,于观想中到了极乐世界七宝大池,见到西方三圣,还向阿弥陀佛请教:“阎浮众生,依经教念佛,得生此否?”佛回答他:“如念我名,皆生我国,无有一人念而不生者。”又过了五个月,这两位比丘同时闻到钟声,而其他人却都听不到。顷刻间,两人同时往生了。

“植众德本”,是指修习三学、六度、十大愿王以及净业三福等。如是诸善万行之德,乃为佛果菩提之本,故称德本。说明净业行人宜积极践行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传播大乘菩萨的精神,净化人心,提升道德,改变社会人士认为佛教消极无为的偏见。

无论是世出世间的善法,都要用真实心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若不回向,自然感得人天福报,未脱轮回,甚为不妙。若“至心回向,欲生我国”,此人天福报即转为往生净土的资粮,可提升往生的品位。

净业行人亟须随顺佛愿,将往生净土作为头等大事来办,不可贪生怕死,留恋尘世。恒常作好随佛往生的心理准备。这样遇到急难困厄时,就能从容镇定,正念往生。

《净土圣贤录》记载往生公案。唐代的常慜法师与弟子航海到印度求取佛经,他们搭乘的商船在海中遇到大风,情形非常紧急,船主赶忙动用小船把商船上的人运到岸边。然小船容量小,大众争先恐后,互相排挤。伊时船长大声呼叫常慜法师上小船,然常慜法师谢绝了。第一,是把生存的机会让给别人;第二,这正好就是求生净土的时机。于是,这两位比丘就合掌称念阿弥陀佛,船沉身没,声尽而终。平素若无“念死”的涵养功夫,于此性命攸关之际,何能如此从容念佛往生吾人将警觉效仿。

生死轮回是一切众生生命之大患,阿弥陀佛的这三愿就是为了解决这一最本质性的生命问题而施设的。净业行人要发真为生死的心,才能与这三愿相应,依佛愿修行,感应道交。或“至心信乐,十念往生”(十八愿),或“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回向往生”(十九愿)或“系念安养,植众德本,回向往生”(二十愿)。

若真为生死的心未发,虽也学佛,然不出人天善业福报范围,不能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若今生错失往生极乐世界的机缘,那不知道又要轮回多少万亿劫才能得人身闻佛法,尤其得闻净土横超法门了。每念于斯,心胆俱寒惟愿净业同仁服膺顶戴此阿弥陀佛摄生三愿,真为生死,猛切念佛,定能得蒙阿弥陀佛慈悲护佑,安稳往生极乐。旷劫以来的生死大患,今生得以顿断,何幸如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即使没有往生,你所念的佛也没有空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问: 作为佛弟子,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大安法师:烦恼不断能往生吗

问: 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

念佛时夹杂着怀疑这样有用吗

问: 我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有点怀疑,总觉得...

念佛贵在专

清代有一位圆融大师,字竺峰,俗姓姚,湖州清德人氏。...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

想了生死必须要念佛念到底

我们已经闻到佛法了,无论老小,都赶紧修行是要紧,要...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大安法师:为什么发不出厌离心

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中,愿的本质内涵就是厌离娑婆、欣求...

大安法师《四心念佛决定往生》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

四十八大愿——(第34愿)皆得法忍总持

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各别种类的众生...

遇到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

问: 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

【佛教词典】四智

(名数)或开佛智为四种: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

【佛教词典】衲

比丘的粪扫衣,亦即头陀比丘的法衣。...

小孩患有自闭症,该怎么办

问: 我的小孩五岁,患有自闭症,智力低下,不与人沟...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人生仿佛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然而,计利当计...

对治自己的缺点毛病

我们大家都熟悉奔贡甲的修行,他是强盗出身,但他醒悟...

八正道

「苦」是人生实相,离「苦」得「乐」,人之所欲。学佛...

至诚改过,行善改命

古德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

一辈子急急忙忙苦追什么

知足,就是知道满足,不去贪得无厌。这好像很好理解,...

「光明和尚」善导大师

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

谈「苦」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

把欲望变成我的奴隶

凡是人都有欲望,欲望的奔驰,会使人心非常危险。能毁...

心里放不下是自己没有智慧

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

憨山大师开示学道十要

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 第二要为生死...

石头变成佛

有一个沙弥耐不得禅院的寂寞,老觉着修行得太慢,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