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遇到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

大安法师  2021/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遇到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

问: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想这是逆增上缘,可是我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皈依三宝,持戒念佛的目的是成本具的正觉佛性,并不是为了人天福报。如果妄想着一皈依学佛,就得钱比别人赚得多,官比别人当得大,身体比别人健康等,用这些来证明学佛的成效,这个观念是偏颇的。

固然学佛不但为了出世间的解脱,也能够获得世间利益,然众生业力不可思议,因果错综复杂,所以不可平面线性地看待此事。作为净业行人,对世间顺逆等事,应作如理的观照,无论遭遇倒霉的逆境,还是成功的顺境,都属梦幻泡影,最终都是一场空。念佛行人宜应随高随低随缘而过,顺境感恩阿弥陀佛,逆境同样感恩阿弥陀佛,因为逆增上缘更能增加我们的道心。

这个世间,众苦充满,被喻为“三界火宅”,冤家对头常常碰面,苦不堪言,吾人应当赶紧求出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呀。不如意的事情会成就出离心。如果天天都很顺利,日日过得舒舒服服,就会感觉这个世间蛮不错的,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呀,何必求往生呢?最后就会死于安乐。

我们念佛行人对苦难要有一种敏锐的感受,即使在所谓的成功快乐中,也要看到其本质上的苦空无常。由是对现世的福报不必过于贪恋,应利益众生、惜福培福,这样便不至于在福报中迷惑颠倒。人往往是在顺境中容易骄逸造业,而在忧患中或能令我们生起一种出离心,从三界苦域中超拔出来。

心理学有个实验,将青蛙放进沸腾的池水中,它会“嘣”地一下跳出来,侥幸逃一命;如果把青蛙放在凉水里面,慢慢地加热,直至沸腾高温,那么青蛙在这过程中出不来,会被煮死。所以修行人应以八苦为师,成就菩提,斯言不虚。

愿仁者遇到不如意事时,不要怨天尤人,应逆来顺受,修德进业,以惭愧心念佛,忏悔业障。如此便是转化逆境之良方,进而心地光明,静定安乐,念佛法喜洋溢,方为真正的净业行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

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宏海法师...

刚入佛门,应先学什么经

问: 我刚刚入佛门,不知道先学什么经? 纯智法师答:...

焚烧除障草可去除鬼魅吗

问: 焚烧除障草真可以达到除去鬼魅的效果吗? 法藏法...

李炳南居士对邪淫的问答

问: 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诉我,戒邪淫常做...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两忘」

问: 《印祖文钞》里我似乎记得念佛要念得心佛不二、...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念「阿弥」也比念「弥陀」要好

阿弥陀佛的核心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阿是一个否定性...

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信的四种内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至信就是深信,里面不夹杂怀疑。法相宗里说信是一个善...

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问: 师父慈悲,弟子不知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佛教词典】冥性

(术语)数论师立二十五谛,第一名冥谛,此冥谛中本有...

【佛教词典】取支差别

【取支差别】 p0816   瑜伽十卷一页云:欲取云何?谓...

修缮宝塔的功德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当时的舍卫城里有一位财富与多...

圣严法师《大悲咒与大悲忏的修行入门》

经忏,种类繁多,以观音为主的《大悲忏》仅是其中之一...

天台宗的判教为何受到历代修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佛教一千五百年历史当中,影响佛教最深也最受欢...

居士遇到假和尚应该怎么办

问: 遇到假和尚化缘怎么办?一个出家师父开示,说碰...

贪小失大的夫妇

有个村庄座落在海边,村民们平时务农,有时也到海里捕...

僧家之待客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一世难以一帆风顺,...

佛经中的「狮子虫」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狮子虫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当佛说狮子虫的时候,譬...

不要自心生自鬼

月前,本寺一位修行者往生了。 有位小法师,来寺挂单...

身体五脏患病的相貌

二者五脏生患之相:从心生患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

文珠法师《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今天讲的题目,是无边的愿行。愿...

法名太多用哪个合适

问: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时起了个法名,依止师父又起了...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