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大安法师  2021/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至信”就是深信,里面不夹杂怀疑。法相宗里说“信”是一个善心法,十一位善法之首。信心就是清净的意思,“心净为体”。我们对于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对于西方极乐世界是超胜十方诸佛的庄严刹土,是我等众生故乡的事实,要有决定的信心。

这个信心展开的内容就很多了:首先从事相上要相信释迦牟尼佛介绍给我们的“二有” ——有极乐净土,有阿弥陀佛——真实不虚;其次要相信六方诸佛伸出广长舌相来证明佛的法语真实不虚;进而要相信西方极乐世界虽然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刹之遥远,但仍然不出我现前一念之外;还要相信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故园,娑婆世界是我们需要厌离的秽土;最后要相信阿弥陀佛是早已成就的佛,我等众生是未来当成的佛,体性上平等不二。

如果从根机和修法方面来谈“信”,善导大师说有两种“深信”:一是深信我们现在是罪恶生死凡夫,靠自己的力量出不了三界;二是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给了我们出离三界的一个强缘。这些都是构成信心的内涵。

但这些虽然说了,我们也觉得不容易产生信心,因为太超越了,太不可思议了。怎么办呢?那就从仰信开始:相信佛不会骗我们。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说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阿弥陀佛的大愿,这都是释迦佛开悟的境界,现在为度我等众生,把他开悟的境界和盘托出。我们能够仰信,就等于把佛的开悟变为了我们的开悟,把佛的知见变为了我们的知见。“信为道元功德母”,没有信,夹杂着怀疑,犹豫不决,修净土法门是很难进入的。

“乐”就是一种情绪状态、情感体验,就是很喜悦、很欢喜、很庆幸,心生大欢喜,得未曾有。这是众生旷劫以来不断地流转,终于遇到了一个当生能出三界牢狱的法门,而且是仰靠他力就能顿超的法门,因此我们要生起好乐,而且不是一般的好乐,是至乐。

就类似于《法华经》中的与会声闻,总认为自己已经证到涅槃了,结果一听大乘圆教的佛法,才发现自己只是在三百由旬的化城。然而知道五百由旬宝所的富丽辉煌后,发现自己也有份,那种欣庆之情难以言表。

如同自己是一个穷子,老父亲是一个大富长者,只要点头肯认和父亲的血缘关系,所有的财富都是自己的。从来不敢想,也不会去想的事情,忽然得到了,“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这些声闻期待的只是“羊车”,辟支佛期待的是“鹿车”,权教菩萨期待的是“牛车”,谁知道佛竟然给了他们“大白牛车”,得未曾有。

一个净业行人也要具备类似的“至心信乐”。如果听了念佛法门无动于衷,觉得就那么回事,那“至乐”心出不来,说明“至信”心肯定没有。这里确实要有深刻的智慧和善根才能显现这种净土的情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善巧开导安慰临终之病人

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

助念生西须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莲友: 今日大家参加盛会,学人来此...

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修行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

临终接引时,阿弥陀佛现的是什么相

问: 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

信心不是一句话,你的信具足了吗

信心不是一句话 我要说每个道友说你没信心,他绝对心里...

现在很年轻想往生,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吗

问: 比如我现在还很年轻,身体又好,生活事业都好,我...

念佛求往生不应怕死

有些念佛同修,平时也发愿求往生。一旦检查是癌症,便...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专修、助修与杂修

问: 末学就是根据某居士讲课中说的和写的一本《化解看...

念佛一法,顿得成就

通途教法,一般要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断一份惑,证...

突发疾病去世,如何判断是否往生

问: 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

静坐念佛如何对治昏沉

问: 末学是去年刚知道的念佛法门,平时比较喜欢静坐念...

【佛教词典】勤波罗蜜多

【勤波罗蜜多】 p1223 显扬三卷四页云:第四、勤波罗蜜...

【佛教词典】诸说不同记

凡十卷。日本真言宗真寂亲王撰。全称大悲胎藏普通大曼...

死亡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

发愿度人进佛门但并不如愿,是否应放弃

问: 值此末法时期,善知识难遇,众生不知念佛。弟子...

净宗二祖-善导大师

1.生平 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生于隋大业九年...

如何正确看待「烧高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惟贤法师《信解行证》

佛教讲修行的道路,离不开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呢...

谁的人生没有痛苦呢

有一次,几只野兔偶然相遇,它们七嘴八舌地抱怨起自己...

远离挠乱道业的魔处,则往生净土指日可待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的第八,净处...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点燃心灵之灯

一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小姑娘,常常暗自羡慕那些生活富裕...

要达到清净心和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吗

问: 弟子念佛老是会出现念头不专一,心不清净,是很难...

闻此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原文】 又,舍利子!于此杂染堪忍界中,五浊恶时,若...

喝茶的八戒

喝茶需讲究八戒!喝茶能强身健体,对人体是很有好处的,...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