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点燃心灵之灯

2012/07/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小姑娘,常常暗自羡慕那些生活富裕的同学,向往他们养尊处优的际遇。

一天清晨,她的母亲吩咐扫地,她两眼惺忪,心中老大地不愿意,然而母命难违,于是怒气冲冲地扫得灰尘满天。在一旁做农活的哥哥笑道:“你高兴也扫,生气也要扫,不如高高兴兴地去做。”当时,她颇憎哥哥的幸灾乐祸。后来经过一段人生的磨练,回想从前,感觉如沐禅悦。这对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处世为人亦可堪借鉴。

英国作家茄斯特顿(Ciben Chestenon)的著名散文《追回自己的帽子》与前面的故事相若:当风把自己的帽子吹去,只好跟在后面追赶,却引起喜看热闹的市井小民们的讪笑,自己边跑边怒,又急又难过。茄氏用幽默的口吻说:只要自己稍微改变追帽子的一时之念,想成是周末惯常的跑步运动,岂不解决一时的痛苦?

佛家有言:“相即不二。”意即人们总是生活在二元对立之中,诸如:爱憎、喜怒、空有、得失、荣辱……所以烦恼重重。若能从“自我为中心”的桎梏中解脱,从而体验自然与社会,他人与自我皆是相融相摄,而苦乐只在一念之间,即使遭遇不如意的人事,我们也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轻轻度过,那么为何不选择让自己快乐呢?

事情总不会因为你的怨天尤人而有一点改善,那么与其诅咒四周的黑暗,不如点燃自己心灵之灯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

不要摆张郁郁寡欢的脸给世界看

藉着正确的静坐方法及释尊的教诲,可以根绝所有负面思...

人生无味,皮囊终坏

严澄。字道彻,江苏常熟人,文靖公严讷的儿子。年少即...

玄奘法师靠什么走出了莫贺延碛

玄奘法师辞别烽火台的守将,一个人走向莫贺延碛,长八...

低下头来看

僧人的鞋子上面,左三个洞右三个洞,为的是让出家人低...

汤夫人的七笔勾

(一)纺绩绸缪,作罢晨昏用意周,夫若成名后,富贵同...

临终的正念需要有安住力

净土宗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的力量出现,且缺...

永惺长老《告弟子书》

古语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故凡我弟子,均应以戒为...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握得越紧,伤害越大

有一个年轻人,事业和家庭都遇到了麻烦,嫉妒、浮躁、...

战胜天魔波旬之五力

往昔,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比丘们开...

三种人生比喻

有一位老师有一天带学生坐船,当船行到湖中央时,他问...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今天一师兄过来,聊起了观音菩萨,说她去普陀山之前,...

【佛教词典】白马

(杂名)天竺国。有伽蓝名招提。其处大富。有恶国王利...

【佛教词典】天童寺

位于浙江四明天童山,距鄞县(旧称宁波府)东约三十五...

直须日夜常精进,莫教劳劳空过时

世谛纷纷没了期,佛门得入是便宜;直须日夜常精进,莫...

佛法义理虽深妙,却又在我们日用寻常之中

佛法的精义甚深难知,不是言语可以说出来的。但他的义...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

素食护地球

《增一阿含经》云: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

圣严法师《结了恶缘怎么办》

我们要广结善缘,不要结恶缘。因为一旦与人结了恶缘,...

如何「境随心转」

问: 佛经说一切法由心想生,这是不是与我们平日所说...

从勤劳奋发中去打发时间

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的岁月。在这一...

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

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心不散乱,久久烦恼能圆伏圆断...

以愿力来引导善行

关于这净业三福,智者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他说...

曾国藩经典人生语录

○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

造业的次数会影响业果轻重

五、加行故重谓或已杀生,或正或当,具欢喜心具踊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