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的正念需要有安住力

净界法师  2025/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的正念需要有安住力

净土宗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的力量出现,且缺一不可。这三种力量都跟智慧有关系,你不可能天生就有,不可能,都是经过后天的教育才有的。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安住力,这最根本了。在《楞严经》里面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安住的,有攀缘心的,而且这是习惯,不需要教育的。攀缘心有什么问题呢?它会让我们的生命不得自在!我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攀缘外境,我们就住在外境,心随境转。心随境转有两个过失,如果你没有在打坐,那你感觉不出攀缘心有什么过失。

第一个,你在禅定当中,我们过去的业力会出现很多的影像,只要你仁者心动,你就完了,这第一个过失,破坏你禅定的功德。

第二个,最可怕的是临命终时。诸位!临命终它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候,绝对不是!古人说,腊月三十算总账,那是算账的时候。我们先不谈过去的业力,这一块太复杂了,就谈谈今生的业力,谈谈你今生从小到大这几十年所做的事情就够了,算这笔账就够了。

唯识学上说,你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你可能忘掉了,但是临终的时候都会现前,你一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一瞬间都会让你重新看到。所以你的心是百感交集,只要你的心看到这个所缘境,只要你动个念头,你的佛号就没了。因为心随境转,你就去投胎了。中阴身就是这样,一念差池全体惨,你才知道生死业力的可怕。所以这个生死关不容易过。为什么呢?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它不是风平浪静的。

我们要怎么样训练我自己,不随外境的干扰,这个是很重要的,你才能够很自在地忆念你的佛号,然后跟弥陀的本愿接触,跟弥陀的本愿感应而往生西方,不受这种外在业力的干扰。

其实光是生死业力,它不可能让你投胎的,那是一种因──亲因,你一定要动念头,你要动爱取;你只要不动念头,这个业力它就没办法影响你的。所以你跟业力也是感应道交,你要不感应它,它有就跟没有一样,有地雷我不去碰它,就等于没有。

所以临终的正念,诸位你要知道,我们不是今生才来到人世间,我们在人世间打滚太久了,这个因缘业力错综复杂,谁都不知道临命终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景象来刺激我们。但是,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就是你心中必须有个机制,有个系统,在遇到境界的时候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

那怎么办呢?这个事情迟早要发生的。别担心!佛陀有的是方法。佛陀告诉我们说,你应该要了解,什么叫做诸法因缘生?这句话很多人不懂,嘴巴讲诸法因缘生,其实你不一定懂什么叫诸法因缘生。你不了解空性,你就不了解因缘,这两个是有关系的。

佛法的空性,它不是讲现在是空,不是这样子。佛法的空性,从《楞严经》的解释就是说,你本来是空性的,本来是空的。佛法的空性是建立在你的原点──你生命的原点,你本来是清净的,它没有说你现在清净,没有说!你本来是清净的。我们本来是清净的,这说明什么事情呢?说明这些都是妄想创造出来的,你本来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楞严经》讲,你要能够在临终的时候,当你人生的所有的遭遇、境缘现前的时候,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你首先要了解,你的人生是怎么回事。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止。人生没有开始,它也没有结果。你说你哪有开始?我们了解人生,佛陀最喜欢用做梦来譬喻,你把做梦了解了,你就了解人生了!

你做梦有开始吗?你一个晚上做五个梦:

第一个梦,梦到你是国王。从什么地方开始的?没有开始!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业力成熟了,啪!无中生有现出来。你今生会跟谁结婚,你今生会做什么工作,那是你过去生,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地方造了一个业,这个业成熟了,啪!这个大海里面的水泡冒出来了──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没有开始,人生是无中生有,是从空性中显现出来的一个假相,那是一种业力的释放,就跟做梦一样,完全是你的梦心显现出来,没有开始。

你说你做转轮圣王做完了,诶,第二个梦变成蚂蚁,因为你福报享尽了。你说我前一个梦,我是做国王的,我买了很多的珍宝,那买的那么多的珍宝跑哪里去了呢?没有了!因缘和合,虚妄名灭。人生没有结果,没有一个人有结果的。你福报大住在豪宅,你最后也没有结果;你福报很差,你也没有结果。所以人生只是个过程,是一种业力的释放,那只是一个因缘的假相而已。

人生,主要是来还债的,当然我们还债也在创造未来。但一般人主要是还债──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只要跟生命的果报、跟结果有关系的,都是跟业有关系的,只是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它而已。

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平常就要训练你自己不随境转。你不可能说你平常没有这种功能,临终突然间出现这种功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佛法不讲无中生有,一定有因缘的。你现在要栽培它,它以后才会出现。如果你现在的心,别人嘴巴一动,别人讲一句话,你的情绪就很严重,你临命终的时候,你一定会受到外境的干扰,一定的,这是等流性嘛!你上游的水流是黑的,流到下游自然是黑的,除非你在过程产生了修学,产生了变化,否则你上游是什么,你平常是什么,你临终就一定是什么。

所以佛陀要我们不要把现在的假相看得太重,你要想一想,忆念真如,想想你的本来面目。你本来是清净的,你本来无一物,你何必去惹这个尘埃呢?既然人生只是个过程,你何必多事呢?弄得你通身的业力,弄得你临命终这么被动,因为你到最后什么都带不走嘛!

所以真正的觉悟,是你平常就必须要培养的。我不相信你平常是颠颠倒倒的,临终突然间有正念,我不相信!这个不合乎佛教的因缘观。那你那个正念是谁给你的、你怎么有这个正念呢?上帝给你的,不可能!福报是可以,佛陀可以送你福报,福报可以透过回向,相互的受用,大家可以分享;智慧不能分享,智慧这一块不能分享,善根不能分享,不能取代的。

所以这个安住力,对净土宗人来讲很重要!虽然临命终你可能只需要三分钟、五分钟的安住,因为你只要冲过临终时这个妄想的现前,你只要熬得过去,阿弥陀佛就现前了。可能你临终只需要五分钟的正念,但是,你临命终五分钟的正念,是你平常要花很多、很多时间来栽培的,因为你别无选择。

当然,这个也看你的善根。有些人善根深厚,听了几遍你就懂了,因为你有一个美好的过去,你过去很用功;有些人善根差,也没关系,也不要自暴自弃,只要你肯努力,你就会改变。你说书到今生读已迟,你今生不读就更迟,是吧!

所以不管我们的过去,反正过去已经过去了,关键是能够把握的是现在。我们一定要在临终的时候,培养一个向真如、空性安住的力量,就是至少你看到一个因缘假相,不要马上就动。如果立刻心就动,这样你什么事都办不好,这样子念佛的话,你人生完全是充满了不确定。

修行不是把自己的功德创造出来就算了,你要面对很多、很多的考验的,我们第一堂课会讲到佛陀的成道,你就知道了。你自己要有一些对治力、调伏力,因为你过去的业力、你过去的妄想,它绝对不会放过你的。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这一块我们会花很多时间来说明什么是空性,让你的心慢慢、慢慢地往内收,把心带回家。

其实人生你攀缘这个东西,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它不会因为你的攀缘而变得更好。你只要做你该做的事就好,不要打太多的妄想,这都没有用的。我们总是觉得说,我想的越多,就会把事情做得好。不是这个意思,你错了!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好。

所以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来教育。虽然临命终你可能只需要五分钟的安住,但是我们要花三年的时间教育你怎么样安住。一个思想的改变不是那么简单的!教育只能够潜移默化,除非你是六祖大师,你是顿悟的,这种人很少。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慢慢改变的,今天改变一点点,今天走三步,然后退两步;明天再走三步,再退两步,慢慢、慢慢累积,点点滴滴,滴水长流则能穿石,我们的根性不够,只能这样子,透过教育慢慢地改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人要准备些什么事情

净土宗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事情?简单讲一句话就够了:有...

如何修自性空观

问: 请问如何修自性空观? 妙境长老答: 首先要知道什...

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咱们讲这个《华严经》,太深了的。大家来看,当机众都...

初心菩萨亟须亲炙阿弥陀如来

疏文: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问: 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

星云大师《行为平坦的道路》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在这里我们将有...

破戒人临终时想念佛却念不出

大家要注意!业果已成熟,业报一现前时,就没有办法免...

不原谅别人就是不原谅自己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游。天渐渐黑下来了,艾子将船...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及时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这句话或...

「五毒月」到底毒在哪里

进入农历五月,大家吃饭是不是没有胃口?是不是觉得四...

欲望不可无休止

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不足诗》: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

慈心不杀为诸善之本

读《悲惨世界》那一行行血淋淋的文字令我痛彻心扉,不...

【佛教词典】真然

(804?~891)日本真言宗僧。空海之甥。早年随侍空海,...

【佛教词典】巡堂

于禅刹中,住持、首座等为点检而巡视僧堂。敕修百丈清...

助念生西须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莲友: 今日大家参加盛会,学人来此...

难以老实念佛的症结在哪里

问: 怎样才叫老实念佛?人们为什么难以老实念佛,其...

绮语之毒,招灾引难

下面讲到绮语,绮语译为杂秽语,杂就是闲杂,秽是污秽...

文珠法师《湛江市佛学演讲》

因果与轮回 各位:今天是湛江市佛教协会,在宗教局各...

【佛学漫画】虚云禅师

摘来一滴云端露,龙华三会献佛前...

把文字转成心中的光明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十善业道之除贪嗔痴三毒

不贪欲 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

临终接引时,阿弥陀佛现的是什么相

问: 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

何必妄加恩仇执着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

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顶礼法师!在选择善知识的时候,由于我们智慧福德...

【推荐】星云大师《放下身段》

处境愈顺遂的人,一旦不如意的时候,他就放不下。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