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41愿)闻名诸根具足

大安法师  2024/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41愿)闻名诸根具足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闻信我阿弥陀佛的名字,于其修菩萨道直至成就佛果之全过程中,悉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具足,不缺失,不丑陋。若此愿不兑现,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世界,现量看到他方世界的菩萨在修行过程中有六根不完具的障碍,所以发愿加持诸菩萨众,令他们六根具足,而且六根明利,俾诸菩萨成就自利化他的功德。须知他方诸菩萨虽发菩提心,亦持戒对治烦恼、消除业障,但无量劫以来的业力种子至多且深,因而每常导致六根不具足。

从通途菩萨道来讲,一个菩萨修行到了第三阿僧祇劫时,都可能存在六根不具足的情形,直到第三阿僧祇劫满,经由一百大劫的修行,才得到五种殊胜德能。

一者生到善趣,不会下三恶道;二者生到尊贵之家;三者六根具足;四者得男子身;五者得宿命通。

可见,一个菩萨在多劫修行中或长相丑陋,或六根不具足,如是或被他人讥嫌,自己也不免自卑自怨,构成障道因缘。八难中就有盲聋喑哑难,虽然得人身了,或遇佛出世,若是聋人,就听不到佛说法,若是盲人,就见不到佛的相好光明,以及喑哑者,构成修行的障碍。

六根不具多由恶业所致。《地藏经》云,毁谤他人者感“无舌疮口报”;瞋恚者得“丑陋聋残报”;诽谤三宝者得“盲聋喑哑报”,尤其意根出现残障,如癫痫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多生多劫的业力所导致的六根不具,对修行自利已属不易,若欲弘法饶益、摄受众生,更是近乎不可能。

阿弥陀佛慈悲广大,深知他方诸菩萨众(实为所有众生义)六根残缺的烦恼,故发愿:若闻信我的名字,便可消除这种忧患。何以故?一则万德洪名有除灭多劫业障的功能,二则名号中内具阿弥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若有众生信愿持名,便可将名号中的相好庄严功德召唤出来,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

兹举一例,宋代有一铁匠计公,年将七十,双眼失明,因从昝定国(州府学谕)善知识劝化,从受念佛图(即计数念佛册),念佛计数到第四图,两目了然。如是三年精进持念,念满十七图。一日,方念佛次,忽瞑,半日复甦。谓其子曰:“我已见西方佛菩萨矣。昝学谕是劝导之首,当分六图与之,并为致谢焉。”西向坐逝。后昝定国亦预知时至,沐浴端坐念佛而化。(《净土圣贤录》初编)

可见,闻信阿弥陀佛名号,一心执持,能除多生多劫的业障。至诚恳切,当生便能得到六根完具的利益。往生彼土,莲华化生,即如佛身相好,永无六根残缺之患。这一愿乃是阿弥陀佛对他方诸众生慈悲至极的加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体验最深的一次佛七

星云大师十五岁受戒时,因为烧戒疤的戒师烧得太深,把...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

佛以大悲出此法门横截生死

救世最急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

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

莹珂法师与自觉法师往生的故事

有的人念佛成就了,就想早点走。比如宋代的莹珂法师。...

到了极乐世界后,绝不可能再堕三恶道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

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今人研究佛法,多多皆欲作一通家。拟于一切大众前,清...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资粮作为往生的条件。这三者是...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学生学佛,总被别人看成另类

问: 我们大学生学佛,总会被别人看成另类,法师您对...

矿工方便比喻引渡工程师

李圆净居士编写《印光大师嘉言录》。他就在一篇文稿里...

念佛法门是可以验证的

我们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不可思议,吾人的心性功德...

助念人员怎么掌握开示时间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开...

【佛教词典】生业

【生业】 p0473 显扬一卷十九页云:复有生业,谓前所引...

【佛教词典】无愁懮

【无愁懮】 p1051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页云:无愁忧者:...

【推荐】一念孝心得救

去余家十余里,有瞽者姓卫。戊午除夕,遍诣常呼弹唱家...

无道心

文道是个云水僧,因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故爬山涉水不...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

没有法师作证明,在佛像前自行归依可以吗

问: 有的人没有请法师作证明,在佛像前自行归依,而...

每个人进入佛门都各有因缘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缘。近来甘肃一弟子,名郑哲侯...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此...

孝养父母的果报是怎样的

佛经上讲,孝养众生,孝亲是为自己培植福报最快的方法...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 观世音大士证得耳...

妙莲老和尚《五戒是良师》

(一)五戒是良师 一、众生受戒入佛位 诸位善男子、善...

放下即自在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

四种念佛的方法

净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师所强调者虽有不同,但多以信愿...

朋友的四种类型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一种是在欢乐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