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净界法师  2016/0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懡 无功,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倘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诚可寒心者也。

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者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

----《阿弥陀经要解》菁华选读

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这个利是说明净土宗最重要的功德利益。净土宗的利益他不在于说平时我们念佛消灾、免难、增福报,这个都是他的一个附属的花报。净土宗真实的果地功德,是临命终的时候,仰仗弥陀摄受,能够心不颠倒,往生净土,是从临终这块说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在三界流转当中,娑婆世界的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我们修净土宗的人呢和修禅宗的人呀,其实没什么太大区别,但是临命终时,就不一样了。因为临命终时,假设你不仰仗佛力,无论顽修狂慧,懡 无功,是说这种人呀,顽修的,有行无解的,或者有解无行的,总之这个人是含糊笼统,盲修瞎练的,根本用功没有上路的,根本搞不清楚状况的,这种人就不谈了,即便你解门深入、悟门深远,即便你平常行门功课做得很深,只要你烦恼习气有一分一毫未断,未免随业力强的这一块而产生牵引而堕落。这就是永明大师所说的,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这真的是使人寒心者也。

初果尚且昧于出胎,菩萨尚且有隔阴之谜,临命终时哪是我们能够强做主宰,含糊笼统的能够把它蒙骗过去的呢?

临命终时,它有一个问题,我们平时大概只要处理烦恼的问题就够了,临命终的问题就比较复杂,因为它牵扯到一个业力的问题,临命终时算总账,因为阿赖耶识我们平时感觉不出它的存在,它虽然偶尔丢一些烦恼给你,丢一些外境给你,但是你感觉不出它存在,但是我们看唯识学上说,阿赖耶识在临终时,那不一样了,去后来先做主公。它那强大的吸铁,现出中阴身的时候,它形成强大的业力吸你,那时你就知道第八识的可怕了,除非你断烦恼。那净土宗为什么不怕第八识呢?净土宗它讲调伏烦恼,我只要不随妄转,我只要让阿弥陀佛进来,阿弥陀佛就有办法把我带走,那是用佛力抗拒业力。

但是你没有修他力法门的人呢,你完全凭你自己的本事,我们临终的人可以做到调伏烦恼,可以,但是你要做到断除业力,几乎不可能,除非你是圣人。你调伏烦恼,那你顶多往生善处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到临终的时候,当阿赖耶识现前的时候,谁都跑不掉。你研究唯识你就会奇怪发现,阿赖耶识平常它隐藏着,所以你只看到第六意识和前五识在活动。但临终时,他就作用了。他是一个大魔王,现出一个中阴身,然后用中阴身吸引你过去,十人九蹉路,十个人有九个人跑不掉,跑掉那个人是阿罗汉。阿罗汉他无生嘛。

那我们怎么跑掉的呢?我们是把身心放空,让阿弥陀佛进来,让弥陀带我们出去。所以我们念佛人,临命终时没有经过死亡,没有经过中阴身,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把我们带走了。我们是在阿赖耶识业力现前之前,阿弥陀佛抢先一步把我们带走。那时阿赖耶识还没有现前,如果阿赖耶识现前就完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

能够信愿念佛是人中芬陀利华

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德行,要...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最后看第二十二愿 菩萨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

莲池大师《西方净土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四十八大愿——(第7愿)皆得天耳彻听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

现生延年转寿的原理

现生延年的原理 我们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目的...

一日无常到,唯有业随身

我们众生现在梦中,在这里造业,在这里寿命短暂,在这...

弥陀名号是实相身

第三个偈颂,是法藏菩萨讲:我到了成就佛道、佛果的时...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修行从点滴开始

一切众生都因不明因果而在生死中轮回,连猪猫狗都包括...

内贼不把门打开,外贼是进不来的

在美国有两个法师,一个叫恒朝法师,一个叫恒实法师。...

十种不善业的果报差别

果报大体有三种,分别为异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异熟...

道生长老:终身受持法华经

终身受持法华经 道生长老终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并从...

【佛教词典】廓然大悟

(术语)朗悟真理也。观无量寿经曰:廓然大悟,得无生...

【佛教词典】心香

(喻)中心虔诚,犹如焚香供佛一样。...

如何以三想来对治淫心

色欲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仅中下根机的人,会...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样

那年春天,我与几位师兄到东林寺拜见大安法师,法师正...

【推荐】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一位朋友谈他学佛的感受时,说他本以为学佛就是多做善...

星云大师《佛教对环保的问题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佛教的护法信徒,大家晚安!...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参禅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禅参,有心可用。世间事放得...

学禅行者须注意的五法

略说发心学禅行者,应须注意五法:一、闻。二、厌。三...

鬼是怎么生活的

太多太多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世界上有鬼吗?我怎么看...

不需回报的爱

一位喜欢旅游摄影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他遇到的故事。...

仅仅了解道理是不够的,一定要生起观照

下面这一段庚二,诫劝,作一个告诫跟劝修。这当中有两...

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问: 请问法师,如果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永嘉玄觉禅师在《奢摩他颂》开头就说:恰恰用心时,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