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以三想来对治淫心

印光大师  2024/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以三想来对治淫心

色欲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仅中下根机的人,会被色欲所迷惑。即使上根利智的人,如果不战战兢兢自我把持,念念之间有所警惕,也难免要被色欲所迷惑。

且看古往今来,多少卓越的豪杰,本来足以成为圣贤人。只因为打不破色欲这一关,反而成为了下等愚昧不成材之人,并且永远堕入恶道。这样的人实在是多得数不过来。

《楞严经》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学佛,原本是为了出离生死。如果不痛下决心除去此病,就决定难以出离生死轮回。

即使修行念佛法门,虽然说带业往生。然而如果被淫欲的习气牢固束缚,就与佛的气氛相隔离,就难以感应道交了。如想断绝这个祸害,最好是见到一切女人都作亲想,怨想,不净想。

所谓“亲想”,就是见到年纪大的女人,将她想作自己的母亲,比自己年长的想作自己的姐姐,比自己年少的想作自己的妹妹,年幼的想作自己的女儿。淫欲心即使很旺盛,也绝对不敢对母亲,姐妹,女儿生起不正的念头。看一切女人,都是我的母亲,姐妹,女儿,则理智降伏了欲望,淫欲就无从产生了。

所谓“怨想”,就是见到美女,就会生起贪爱之心,而正是这种贪爱心,引我堕落恶道,长劫受苦,不能出离。这样一想,那么所谓的美女娇娘,比盗贼虎狼,毒蛇恶蝎,砒霜鸩毒还恶毒百千倍。对于这样的极大怨家,还要恋恋不舍,难道不是迷惑人中间的糊涂虫吗?

所谓“不净想”,就是见到美貌动人的女人,想想她也只不过是外面一层薄皮罢了。如果揭去这张皮,则会惨不忍睹了。骨肉脓血,屎尿毛发,淋漓狼藉,完全没有一物可让人爱,只不过因为外面蒙了一层薄皮,就幻妄地对她生出爱恋。如果花瓶中装了粪,人们就不会赏玩它。

而现在这美人的薄皮,和花瓶没有区别。薄皮内所装的东西,比大粪更加污秽。怎么能贪爱外皮,却忘记了皮里的种种秽物,而乱生妄想呢?如果不战战兢兢,保持警惕,痛除这个习性,那么一见女人姿色美丽,就爱箭入骨,以致不能自拔。平时尚且如此,死后想要不进入女腹,就不可能了。进入女人的腹中还算可以了,如果进入雌性动物的腹中,那可怎么办呢?

一想到这里,心神惊怖。然而要想见到境缘不起染心,就必须在还没有见到境缘时,常作以上三种观想,那么见境时自然可以不随境转。否则即使不见境,意地里仍旧缠绵不绝,终究会被淫欲习气所束缚。所以,一定要认真涤除恶业习气,自由(此处指出离轮回)才有份啊。

每天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专心念佛名号。早晚在佛前,竭诚尽敬,恳切忏悔自己无始宿业,这样一直做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

《法华经》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瞋恚、愚痴也是一样的。由此可知只要能至诚念弥陀、观音圣号,贪瞋痴三种惑业自然可以消除。

另外,当今是个患难的世道,必须在念佛之外,加念观音菩萨圣号,冥冥中损害自然能不可思议地扭转成利益。才不至于当宿业现前时,没有办法躲避啊。戒淫及因果报应的书更应该经常阅读,远离狂妄放荡、匪劣鄙俗的朋友,那么心中志向正直,而外面的引诱断绝,净业自然可以成就了。努力努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若能成就此法,于其中获益良多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们开...

八个修行中「错上加错」的问题

人犯错很正常,因为圣人给了我们理由,那就是:我们不...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禅修

一、身心合一 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

净业者如何处理专修与圆修的关系

修行唯随己身分而立功课,非可执一以论。但决定不可不...

证严法师:三好合一调伏法

人要先从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调整好,才会快乐自在。...

【推荐】修行千万不要包装打广告

现在人都喜欢用术,商业就靠打广告。术是天道最忌讳的...

以貌取人

佛陀居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比丘名叫拔提...

六十多岁的人该如何修行

问: 我出家十几年,原先是专修净土。但现在又杂修,也...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佛菩萨度众生决不说我是某佛

接手书,不胜慨叹。汝何得瞎造谣言,谓燃灯古佛降生汝...

人生欲得无病健康之法

重重灾病,总由宿业深,而现行不谨所致。 人生欲得无病...

印光大师嘉言录--释普通疑惑

● 以下论理事: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

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

宋儒窃取佛经心性奥义,以宏阐儒道。深恐后人学佛,以...

【佛教词典】行果满位

即佛位。乃修行功德已达圆满之位。 p2554...

【佛教词典】第四静虑定建立

【第四静虑定建立】 p0969 显扬二巻七页云:又如经说:...

【推荐】观世音菩萨

《一》前言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

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如何补救

问: 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请人助念,他有何方便...

有十种方法能快速得福

每人个都想得到幸福,幸福有它的因,才能得到幸福的果...

这三种人可以让你人生少走弯路

按照佛法来讲,高人即是有智慧的人,他有广阔的视野,...

六个步骤降伏自心烦恼

今天呢我们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一点点最近的一些...

邪见造的业是最重的

不如理就是说,你听闻了一个邪法以后,你自己在寂静处...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以一切诸法,皆...

佛为比丘破前世情爱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一位比丘出外托钵乞食,...

贫女变皇后

过去,有一座名山 昼闇山,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

佛法真利益多被极庸愚人得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为要紧。以在家人,...

普贤菩萨名字的由来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是根据《大悲心陀罗尼经》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