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禅修

圣严法师  2013/0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身心合一

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身心不可分离,身心一致。例如:

1.在厨房中烧水、挑水、拣菜、切菜、洗菜,心就放在动作上,心中不起其它念头。

2.如果在炒菜,手在动,心也要专心地在炒菜,头脑里没有其它的杂念。

3.如果喂小孩食物、饮料,则一心一意地只想到喂小孩牛乳等食品,而没有其它的念头。自己的头脑非常地清楚、轻松、愉快。

先计划知道要做什么,如果已经计划好的事情,在做的时候就不须用头脑想了,特别是在平常生活之中,有些是经常性的动作,譬如:漱口、刷牙、刮胡子、洗脸、穿衣服等动作,不知做过多少次了,就不必用脑思考。但是要思考的事就必须思考,若不须思考之事则不必用脑想了再做。

往往有些惯性的动作,不须加以思考,一般人就胡思乱想地想其它的事。其实根本不用乱想,只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扫地时,一扫把一扫把地扫,而且扫得很清楚,洗碗筷、吃饭等都应如此。

但是,第一次做的动作或处理事情,或者是对动作及事情根本不熟悉,首先必须思考,然后再想一想怎么做。正在做的时候,如果不清楚时,还是要想。这样就不会动妄念,而且是一心一意地在做工作。例如:一位母亲剪了一株花拿在手上,思考着如何将花插在什么位置较适宜,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插好,在此过程中就是心无二念,不是在打妄念。反之,如果对剪花、插花的动作太习惯,结果手上拿了花,心里却在想着:“小孩在那边做什么?嗯!奇怪呀!为什么他那么安静,到底他在干什么?咦!小孩在动了,他走路的声音为什么那么地响呢?”请问这是不是妄念呢?是妄念。所以做任何一件事,均应将心放在那件事情上,心为那件事在做,就是正念而非妄念。因此,要经常保持身体的动作和心的念头在合一的状态。

二、心口一致

譬如:我正在说话,一句接一句地讲给你们听,结果我脑中却又在想另外一件事,请问我是不是会语无伦次?当然会,因为口说心想,根本是两回事。如果正在讲这一句话,结果心里在想刚才讲的第一句、第二句话,这也就是在胡思乱想。

因此,说一句话就是这一句话,说什么事就是什么事,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讲完一句,下一句话自然出来,不过在讲话以前,先考虑要说些什么,不是想讲什么就随便脱口而出,那就变成胡说八道,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或许也没什么话可讲,就是想用嘴巴不停地讲,这就是妄想,不是心口一致。

心口一致必然知道自己要讲什么,表达出来以后也是清清楚楚的。这是修行人对自己身体的动作、语言的行为,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如此就不会做错事、说错话了。

三、心眼一如

胡思乱想的人可从其眼神窥见,因为眼神飘忽不定,心中无主。不知看什么,表面上好象什么都看,事实上没有集中焦点的对象,更不明白自己的眼睛为什么要看,就是不知道将眼睛定在何处,只是脑中的思想不断地动,所以眼神也似幽浮般地飘动。因此之故,可从人的眼神中观察出此人是否思想集中、稳定。

在日常生活之中,要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动作全部负责,也就是“一步一个坑”,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走路步步为营,讲话也是步步为营,任何动作都该步步为营。不是杂乱无章,不是东一榔头西一锤,而是要身心合一、心口合一。

少一些妄想,加一点正念,则智能日增,可开慧眼。慧眼开了,必然是烦恼和困扰的消除。唯有心得稳定,才能减少烦恼。唯有练习身心合一、心口一致,则心中的烦恼必然日减。当外在的境界扰乱时,你只要注意自己心里在想什么?眼睛在看什么?耳朵在听什么?如此,注意观看、听闻等,烦恼就不存在,结果是该听的听到,该看的也看到。

比如:对方打来一拳,如果注意对方打出来的动作以及自己被打的感觉,那么心里就不会起烦恼。如果听到别人骂你,清清楚楚地听到声音在骂,也知道自己是被骂的人,这时心中没有烦恼。但是如果你心中起了波浪--我为什么被骂?他为什么打我?如此想的话,烦恼一定会展现出来,因为注意对方的缘故。反之,清清楚楚地注意自己的心念,则烦恼必定不存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女子出定

佛陀有一次在说法时,有一个女子就坐在佛陀身旁入定,...

世间有五种不易

黄龙慧南禅师说世间有五种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

发心应学二事

发心应学二事, 一智慧,二慈悲方便。 欲学智慧,莫若...

修六念法门,把念头安住于正见

我们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学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

学佛切勿执理废事

佛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

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

要知道由闻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对此获得定解之后,...

一定要在事相上磨练,这种才是真功夫

过去有一个人他很会驶船,他研究很多,是航海的专家,...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圣严法师《原谅背后说坏话的朋友》

人前不说别人好,人后不说别人坏的人不多,当你发现你...

圣严法师:少欲知足真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

圣严法师《理直气「和」》

有近来发生许多的社会事件,都是由于当事人的情绪失控...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读经修行

一、读经自利利人 说到读经,就是在齐声诵经。所谓「经...

【佛教词典】生灭去来

指如来藏。为三论宗所明“八不”中之四者。依中道之正...

【佛教词典】憍奢耶

(衣服)Kāu?eya,又作憍舍耶,憍尸,高世耶。绢衣名...

人能百忍自无忧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

妙华法师追忆「佛门三铁」

性空法师 大约是九五年前后,性空法师到中佛协,要求收...

修行四念处的重要

念佛法门与四念处 净土法门,于后汉灵帝年间已来中国!...

虚云老和尚拒绝女色诱惑的故事

一个人想了生死,想把功夫用上,第一,先培福,先做苦...

拥有「正见」,也就拥有快乐

佛法的修习违逆我们的习气,真理违反我们的欲望。因此...

价值都要用折扣来计算吗

打折扣是商家买卖的一种促销手法,意思就是照原来的价...

「娑婆诃」的六种意思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

人身难得正法难遇

~只要活在安祥里,便是真正的修行~ 首先我们从──...

图说鸡蛋的真相——鸡蛋为何不能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求不死之火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她...

六亲眷属指的是哪些人

我们在修学佛法时,常将自己的功德回向他人,而回向的...

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敦煌歌辞)

鸡鸣丑。鸡鸣丑。曙色才能分户牖。富者高眠醉梦中,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