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心应学二事

蕅益大师  2024/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发心应学二事

发心应学二事,一智慧,二慈悲方便。欲学智慧,莫若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深解义趣,随文入观,不堕嚼木之讥,不招数宝之诮。又数近明师良友,讨究决择,不可师心自是。

欲学慈悲方便,须深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定当作佛,见僧俗造恶者,勿生轻慢,须怜悯爱念,种种善巧而回护接引之。

倘恃己修,见不修行,便生忽慢,自持戒,慢破戒者,自读诵大乘,慢无闻者,自解义,慢愚鲁者,自观心,慢口说者,人我山高,胜负情重,毕生勤苦,止成修罗法界,去菩萨道远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

炒股障碍修行

张居土学佛很精进,十几年如一日,严持戒律,诵经拜忏...

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

修行要发三种心

今天是第一个七的第一天,我们注意要有一个正确的出发...

学佛者应具足这五种心

不舍心: 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

念佛行人,须敦伦尽分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

对治生死业障的三个重点

整部《阿含经》就讲两件事情:第一个,什么是我们解脱...

熬夜对身体的损害

地球上的规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在白天的时...

六件损财消福的事

求财之人,有六种事不当做:一是种种戏,就是赌博;二...

【佛教词典】智吉祥印

全称智手吉祥印。又作吉祥印。即以智手结吉祥印。为释...

【佛教词典】七种修习现观次第

【七种修习现观次第】 p0065   显扬十六卷二十页云:...

是什么样的因缘而堕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么意思呢?他内心愚痴,而不能...

人生的短暂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随着时光的流逝,此时我终于感受...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

游名山不愿西方

【原文】 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贤在,游普陀...

【推荐】比「断恶修善」更高档次的教理

你可以去问问福报大的人快乐吗?他会说很难讲,有时候...

沃尔玛老总的故事

萨姆沃尔顿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一名油漆工。靠着微薄...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圆寂前,对弟子说:我心中有一物,许久来一直...

深思此二十一事,可得道矣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众多比丘弟子...

身体不能自主的时候要靠谁

我们学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须心口如一。比如我...

佛教的特色与教育

(一)佛教的特色 普通的理解,佛教是一种宗教,有其...

破除的是心中的执着,而不是破除相

我讲一个禅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禅宗平常都是打坐...

没有人能带着妄想往生

我们经历过很多的生命,但是过去已经不能改变了,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