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者应具足这五种心

明旸法师  2021/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者应具足这五种心

不舍心: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切言论、行为、生活、学习,都是为了尊重众生的幸福,助成众生的幸福、以众生的利益作为自己的第一生命,永远为众生的利益而工作、奋斗、无有止息。

平等心:菩萨将众生当成父母和诸佛一样看待,“以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

无畏心:“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坚持这样的志愿,所以菩萨是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

同事心:佛经上说的同事,是指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思想,共同奋斗而言,菩萨在心理上和实践上与众生同事,不分彼此,打成一片,救度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得救度者,不着度生之相。

学习心:菩萨为了服务众生,助成众生幸福,要“悲心恳切,学处广大”。“难学能学,尽一切学”。作到学习一切知识,向一切人学习,像《华严经》写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样,不知疲倦地学习。菩萨于一切时,一切处都去学习,增长道种智,一切种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虽然控制不了妄想,但是要知道什么是妄想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如...

在家学佛男众女众的模范人物

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众的主持...

【推荐】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

在楞严经当中就是说,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第一个出发...

修行的十大要点

一、孝养父母 佛教以孝为本,孝养父母是佛门的最大根...

修行的十想观

十种想首先是 无常想, 我们众生有种种的颠倒执著,无...

心病的对治法

心病的六种对治法 (一) 众生的烦恼无量无边,所以对...

学佛的基础

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问: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慧律法师答: 我...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改变外在的环境,不如改造我们的心念

从离苦得乐的一种心愿,推动我们去修学佛法。离苦得乐...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一】花报: 《了凡四训》: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个性好的,到哪里都会跟人...

【佛教词典】衣钵侍者

(职位)掌住持之钱帛者。象器笺六曰:住持资具,钱帛...

【佛教词典】惠琼

(?~1600)日本临济宗僧。安艺(广岛)人。通称安国...

仗弥陀功德力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

破戒的过患

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议,但是破戒的过患也很可怕,因此我...

学佛多年还是怕鬼,该如何对治

问: 请问师父,弟子虽然学佛多年,然而还是怕鬼,甚...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问: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 出家就是脱离...

禅定有多少种类

四类禅 依据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禅有五...

五个【不要紧】与十个【无论如何】

五个【不要紧】: 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应,不要紧;...

【推荐】肺癌晚期的父亲念佛往生

我的父亲,一位慈爱祥和、意志坚强、博学多才、倍受家...

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

善导大师特别开示: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不能表面上...

修行人应如何看待所见境界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

弘一大师《泉州开元慈儿院讲录》

我到闽南,已有十年,来到贵院,也有好几回,一回到院...

念佛号时是否还需要观想

问: 念佛号,是否需要观想?还是只需自念自听? 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