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绍云老和尚  2021/1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的人,应该清楚明白参禅用功的路头,换言之,知见一定要正确,如果知见不正,就算修得有一点工夫到后来也会出现种种偏差的现象。参禅这一法,只要你真真实实的看住一句话头,看到绵绵密密,连绵不断,时间一长,你的妄想心就渐渐少了,清净心就现前。

当你的清净心现前时,便会出现种种境界或是景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的妄想无时无刻都在翻腾不停,只是平时自不觉知,当你参禅有了一定工夫时,心一清净,那些奇奇怪怪的境界现象就会显现出来了。

现在让我们谈谈参禅人最常见的境界吧。一般的人用功到清净心现前时,心中自然会生起欢喜心,因为动了一念欢喜心,种种境界便会随之而生:有的看见光明,有的看见莲花,有的看见奇妙的境界,有的看见佛像现在其前,总之千奇百怪的境界,都可能出现。

当这些境界出现时,如果你的心中出现欢喜心,或生起执著贪恋,那么这些境界就会经常出现。每一支香静下来的时候,你所喜爱的境界便会出现,扰乱你的工夫,动你的念头,实际上你亦往往不易察觉,还以为它是好现象。

虚云老和尚曾对我们说,过去有一位老师父,他的功夫用得很紧,当他的心达到清净无念时,就看见一尊佛像站在他面前,放光照他。日子一久,每次坐香静下来时,佛像就现在其前,还对他说要接引他走,幸好他还有一些定力,回答说现在还不能往生,他还要继续将功夫用好。

后来他将此境界告诉老和尚,老和尚说:“你不要管他!不要生欢喜心啊!”他便遵从老和尚的话去做,但是境界仍然出现打他的闲岔。他于是再去请老和尚开示。他说:“不行啊!我依然照你老人家的话去做,不理它,但它还是现在我面前放光照我,要我跟他走呢!”老和尚想一想便说:“你准备一把很尖的锥子,放在座位旁,下次那尊佛再来,要你跟他走时,你就轻轻地拿出锥子向它一刺,你且看它怎么样。”

老师父依教而行,当那尊佛在静坐中出现时,老师父轻轻地从座位旁拿起锥于向佛像的手刺了一下,结果这一锥不但没有刺着佛像,反而刺在自己的大腿上,痛不得了。后来老和尚就说:“这些境界啊!其实是由你自己的妄心所变现的,所以你没有刺到佛像反而刺在自己的大腿上呢!”从此佛像再也不出现了,而这位师父的知见也修正过来了。

也有人问:“我根本没有动过想见佛的念头,为什么会有此现象呢?”

老和尚说:“也许你在今生没有动过此念头,但是你又怎能知道你的前生没有动过此念头呢?你在过去动过此念头的种子藏在八识田中,你现在修行时,外界的六尘境界被工夫堵塞住不向里面搬,而内里的种子就会往外翻,所以就会显现出种种现象。”

妄想心也是如此,很多妄想都是过去的种子,所以参禅的人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有识辨的能力,去分辨正邪真伪,不要被妄想所转,你的功夫才能进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道尚难办,何能污情染爱

参禅人,立志孤高,迥绝人世,只身孤诣;以道为侣者,...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你听闻《法华经》,产生开示悟入佛陀知见,不管你过去...

一切境界,唯心所现

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

【佛学漫画】禅病

轮回中的众生就像是生病的人,每个人都犯有执着的病,...

圣严法师《两个瞎子,两种境界》

在我小时候出家的狼山,有两个瞎子。一个是山上的法师...

真正的自己

一所寺院的监院师父,参加法眼禅师的法会,法眼禅师问...

妄想创造出六道轮回

妄想为什么会创造出六道轮回来呢?(这一段很重要)有...

【佛学漫画】入门不是家

佛门中还有一个名词叫作标月指,也就是指向月亮的手指...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何以应当戒杀?

杀是佛门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紧的事。现在有一...

不应把生灭流动的心识,当做常一主宰的我

这个无我观蕅益大师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 一、离彼前...

这心在到底在哪里

阿难祈教《楞严经》的缘起就是食和色,一是要吃东西,...

【推荐】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第一章 佛教的特色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

【佛教词典】贤人

指证得各种果位,但还没有证得法身的人,如声闻乘预流...

【佛教词典】率都婆

(术语)Stūpa,又作窣堵波、窣睹波、素睹波、薮斗婆...

梦参老和尚99岁华诞,星云大师五台山祝寿

2013年7月6日,星云大师朝圣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并专...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拘那罗王子的眼睛

佛灭度后,在印度有一位国王叫乌斯迦,这位国王心地善...

「诸法因缘生」与「诸法本​自无生」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

【原文】 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

舍利弗的启示

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优波离、目犍连、阿难、罗睺罗等...

猕猴入海喻

过去,在一海岸边有树林,方圆数十里中住了五百多只猕...

奔向成功的十个好习惯

一、不轻言退缩 二、不停学习,不断修正。 三、坐言起...

阿弥陀佛涅槃后将去哪里

问: 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

是思想决定你的生命

生命的产生和形成,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必有其因果,所...

临终病苦最易受用的法门

有一次,我到一间道场,那间道场一向是打禅七的。咦!...

佛门里的养生妙方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