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

莲池大师  2016/1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

【原文】

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何不分身示现,化诱群迷。且昔佛法东流,自汉魏以迄宋元,善知识出世,若鳞次然。元季国初,犹见一二,近胡寥寥无闻。如地藏愿度尽众生,观音称无刹不现,岂其忍遗未度之生,亦有不现之刹耶?久而思之,乃知菩萨随缘度生。众生无缘,则不能度。喻如月在天上,本无绝水之心,水自不清,月则不现。况今末法渐深,心垢弥甚。菩萨固时时度生,而生无受度之地。是则临浊水而求明月,奚可得乎?

【译文】

我有时感到很不理解:现在社会上造业的那么多,信道的人又这么少,菩萨既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宏愿,为什么不分身示现来化度诱导痴迷的众生呢?而且,从佛法传来中国,自汉魏时代一直到宋朝元朝,善知识相继出世度人,多得象鱼鳞般相次而出;就是元末明初的时候,还能见到一些。可是近来为何都销声匿迹而不见不闻了?如地藏菩萨曾发愿要度尽众生,观音菩萨称“无刹不现身”;难道地藏菩萨忍心舍弃未度的众生而不度了?难道观音菩萨也有不愿现身的地方吗?久久思维后才懂得,菩萨原是随缘度生的,假如众生还没有到得度的时节因缘,即使菩萨勉强去度化他也度不了的。譬如月在天上,本无与水隔绝的心,但如果水不清净,月的影像就不会现在水中。何况于今末法时代离正法越来越远,众生的烦恼心垢越来越严重;菩萨固然时时愿度众生,奈何众生不愿接受菩萨的度化。这就好比临浊水而求明月,怎能得到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释尊以三重大悲悯念众生

略而计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时,怜此五浊,说难...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

观机说法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收了两个弟子,他们都跟目犍连尊者...

梦中见佛的公案

这个忆念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讲到这个忆念,这个感...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读诵大乘。 对净业行人来说,主要是读诵净土五经。此外...

三位僧人的神奇事迹,原来佛菩萨就在我们身边

没有慧眼,可不要乱说话。读了下面的文章就会知道,奇...

每个人看见的地藏菩萨都不一样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身为一个菩萨,我们要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个处理自己内...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

净土五经精华摘要

佛说阿弥陀经精华 ☆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坛经》说,有一个法达法师,他去参访六祖大师...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

【佛教词典】钻纸蝇

为宋代白云守端禅师(1025~1071)所作蝇子透窗偈中之...

【佛教词典】内等净

【内等净】 p0366 显扬二卷六页云:内等净者:谓为对治...

三界从来是牢狱,劝君及早出娑婆

世间唯有苦人多,自造新殃可奈何?满地蓬蒿春不到,一...

血肉施蚁的乌龟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憍陈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罗汉果,八...

为什么中医提倡五点钟早起

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

星云大师《瞋恨之害》

你会生气吗?你会发怒吗?你会骂人打人吗?你会怨天尤...

拜佛为何要翻掌呢

首先礼佛三拜,第一拜拜下去的时候,两手反掌,心里默...

心的比喻

现在科技文明发达,电脑普遍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电...

法爱法执是修行的障碍

法爱,简单的定义就是:自己认为自己的法很了不起,生...

疑误众生当堕无间狱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

每天念佛就好吗,还要不要念咒念经

问: 每天的修行,除了念一句佛号以外,是否还需要念...

临终时是否必须有正念才可往生

临终时是否必须有正念才可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提法本身...

两悲相感,当下就把我们摄受住了

我们为什么要举行十天百万佛号闭关,有个好处,就是让...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

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当修,亦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