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2016/0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通过不断修心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励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意思是,从此之后,终日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小心翼翼,于是便觉得与以前不同。以前只是悠悠放任自己的身口意,而现在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即便在暗室之中,也生怕得罪天地鬼神;遇到有人骂我诽谤我,也自然能坦然容受。

起了恶念、说了恶言、做了恶事就会减损自己的福报,《感应篇》中说,福报减少了,就会出现以下现象:

一、贫耗,也即变得贫穷、衰败,已有的财物会渐渐无端失去,而且无法享用自己拥有的财富。例如,原来生意做得很好,挣钱很容易,现在生意却做不下去了,挣钱变得艰难;原来家道小康的,现在却度日维艰;别人花一块钱能享用的饮食资具等,自己要花十块乃至一百才能享用到,这都是自己造恶使得福报大大减损而造成的。

二、多逢忧患,也即会遇到各种忧患之事。家庭、事业、人际来往等危机四起,让人操心忧愁的事情层出不穷,内心体验不到安乐,唯有忧愁与痛苦缠绕,脸上见不到笑容;一点小事就会让自己忧愁个半天。这也是福报大大减损造成的心理感受。

三、人皆恶之,也即厌恶自己的人越来越多。即便是家庭成员之间,本来还能和睦相处,现在却经常彼此厌恶,发生争吵,家庭再也不是放心休息的港湾了,而是纷争痛苦之地了;原来的好友,现在却疏远或反目成仇;在他处见到的陌生人,也会无端地厌恶自己,不愿意与自己打交道。这也是福报减损造成的。

四、刑祸随之,也即官府的刑法以及天灾人祸会降临。由于不自我控制而造下恶业,有些是国法难容的,于是就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有些是天理难容的,于是就会遇到疾病、癌症、斗殴致伤、车祸地震等天灾人祸,使得自己遭遇惨痛的果报。这也是福报减损造成的。

五、吉庆避之,恶星灾之,也即吉庆之事以及善神会远离,恶神会降灾给此人。人若不断造恶,而且不知反省与悔改,善神就会对自己产生厌离与失望,于是各种吉祥欢乐的事情就会渐渐远离自己,而恶神会渐渐靠近,并且降灾于此人。这都是自己不畏因果,肆意妄为与造恶导致的后果。

如果一个人的福报彻底减损了会怎样呢?会再也没有福报活在人世,而是悲惨地离去,投生到地狱、饿鬼与畜生这三恶道去感受更大的痛苦。能投生为人,需要前世守持五戒、奉行十善,积累很大的福德资粮。现在福报损尽了,当然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剩下的福报越少,所投生的三恶道就越苦。

所以,我们应当知道,起念造恶,认为无人知晓,不会有恶报,纯属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每当我们想放纵自己内心起恶念时,应立即这样警醒自己:“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俗眼易骗,鬼神难欺;善人好欺,神罚难逃。”作为佛弟子,更应忆念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心念悉知悉见,若生恶念,当即应在佛菩萨面前生大惭愧心,发誓再也不造此恶。恶念如果能得到控制与去除,则恶言恶行自然不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

圣严法师《欢喜心快乐做功德》

有的人会疑惑,做义工的「功德」,究竟可以让人得到什...

不要拿「吝啬」当「惜福」

吝啬是个贬义词,惜福是个褒义词。 很多人生性吝啬,日...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僧人:人的身体为什么是直的,站着走...

十种不善业的果报差别

果报大体有三种,分别为异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异熟...

拜佛含蕴深奥医学原理

我还有一点经验也许可以提供给您们参考一下,也许在病...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方等...

自造业自受果

有位大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忙人的时间最多。 为什么忙人...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您能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您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当我在外科实习的时候,每一天都...

很少吃的几种好食物

人的探险精神如果用在饮食上,一定能获得更多的健康。...

在家居士的50个注意事项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

怎么才能六根互用,把自性光明显现出来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

【佛教词典】支郎

(杂名)僧之雅名也。释氏要览上曰:古今儒雅,多呼僧...

【佛教词典】有情量建立

【有情量建立】 p0551   瑜伽四卷三页云:有情量建立...

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

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看下...

一言一行皆成因种:呻号比丘的口业果报

有一个大富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取用不尽,尤其妻...

为何开始信净土,知识学多了,反而起疑

问: 弟子修学净土法门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很相信,可...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圆破色阴超劫浊 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

慎选人生方向

世间有许多微妙的事,譬如心境,有时一点点起心动念,...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

净土法门之超胜

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

慧律法师《佛教的解脱思想》

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各位慈悲的护...

寒门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师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出家人托钵意义何在

出家,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

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与大众比丘开示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