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五经精华摘要

2017/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五经精华摘要

佛说阿弥陀经精华

☆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令现在说法。

☆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 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

☆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 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 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 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无量寿经精华

☆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一、国无恶道愿。 二、不堕恶趣愿。

三、身悉金色愿。 四、三十二相愿。

五、身无差别愿。 六、宿命通愿。

七、天眼通愿。 八、天耳通愿。

九、他心通愿。 十、神足通愿。

十一、遍供诸佛愿。 十二、定成正觉愿。

十三、光明无量愿。 十四、触光安乐愿。

十五、寿命无量愿。 十六、声闻无数愿。

十七、诸佛称叹愿。 十八、十念必生愿。

十九、闻名发心愿。 二十、临终接引愿。

二十一、悔过得生愿。 二十二、国无女人愿。

二十三、厌女转男愿。 二十四、莲华化生愿。

二十五、天人礼敬愿。 二十六、闻名得福愿。

二十七、修殊胜行愿。 二十八、国无不善愿。

二十九、住正定聚愿。 三十、乐如漏尽愿。

三十一、不贪计身愿。 三十二、那罗延身愿。

三十三、光明慧辩愿。 三十四、善谈法要愿。

三十五、一生补处愿。 三十六、教化随意愿。

三十七、衣食自至愿。 三十八、应念受供愿。

三十九、庄严无尽愿。 四十、无量色树愿。

四十一、树现佛刹愿。 四十二、彻照十方愿。

四十三、宝香普熏愿。 四十四、普等三昧愿。

四十五、定中供佛愿。 四十六、获陀罗尼愿。

四十七、闻名得忍愿。 四十八、现证不退愿。

☆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

☆ 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 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十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

☆ 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

☆ 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

☆ 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十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 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不闻三涂恶脑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实苦。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

☆ 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

☆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 要当孝顺。至诚忠信。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

☆ 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

☆ 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

☆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 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 八方上下。佛国无数。阿弥陀国。长久广大。明好快乐。最为独胜。

☆ 诸佛密藏。究竟明了。

☆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

☆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 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 惑道者众。悟道者少。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

☆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

☆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报应。善恶会当归之。

☆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 云何第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

☆ 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 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身心清净。远离分别。求生净刹。趣佛菩提。当生佛刹。永得解脱。

☆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瞻礼。如说修行。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获如上所说功德。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精华

☆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 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

☆ 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

☆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錀。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 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

☆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令皆忏悔。

☆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人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吗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就着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克期取...

念佛能得到命中没有的福报

现在年轻人面临着很多的诱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

我们要有这两种的决定相信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

证严法师《静思语录》

1.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2....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

各位尊敬的护法居士大德,每年的九月份,也就是水陆法...

【推荐】听你「自己」的佛号,心才能专注寂静

一句佛号的操作包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

法照大师劝念佛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戒」的三种名称与四种意义

(道海律师这一篇讲解戒律的文章,初学佛者读起来可能...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念佛人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

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

助念对往生西方起什么作用

问: 助念对于往生西方到底起什么作用? 本源法师答:...

【佛教词典】三角坛

(修法)真言行者,修护摩时。由其修法之目的如何。或...

【佛教词典】漏尽力

(术语)菩萨十力之一。断尽一切烦恼之力用也。...

慧律法师《什么是佛法》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这本《什么是佛法》是张澄...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语 句句直指人心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佛学漫画】真心

法华经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件大事,就是开...

圣严法师《佛教入门》

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

网上皈依是否如法

问: 有的寺院开通网上皈依,说是为了方便世间人。世...

过午不食

《律海十门》八戒近住分别门第四云: 一日夜不晚黄昏...

菩萨戒的四种广大殊胜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佛法,法法都好,然须知有自力...

念观音圣号免命难

我们兴隆寺一个居士。他在黄河以北一个工地上,给人家...

佛教与物理

物理学是研究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内部结构、基本性质和普...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问: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 这里...

信力不够,心就容易散乱

问: 请教法师,现在念经持咒持名号,均是散乱心,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