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

印光大师  2016/05/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佛法,法法都好,然须知有自力、佛力之不同。禅、教、密等各宗,皆须断惑证真,方可了生脱死。断惑证真,岂易言哉?

密宗虽有现身成佛之义,亦非人人可以如是。况密宗每以神通吸动人。师既以此吸引人,弟子不能不志慕神通。倘希望神通之心真切至极,则其危险有不可胜言者。祈勿以彼之神通为事,则幸甚。

宗门言句,意在言外,故须屏弃一切,专精参究。若只读得禅书几种,便学著弄机锋,则其罪极重。譬如军中口号,非营外人所得知。若只顺字面解机锋,则如营外人妄意营中口号为某,便自混入,能不送命于当下乎?

汝且按《嘉言录》、《文钞》修,并令妻妾儿女皆按家庭教育而行,则汝与妻妾儿女均可以入圣贤之域于生前,登极乐之邦于殁后。若不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基址不立。纵能依净土法门所说而修,终难得其实益。以心与佛不相应,故不能得真实利益也。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郝智熹居士书”

末世外道充斥,纵有信心,多半归于外道,以无正法之可闻故也。近来交通便利,佛法经典得以流通,实为大幸。然不得既学佛法,又修外道法,以致邪正混乱,则为害非浅。

佛法法门无量,求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者,无有过于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也。良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修戒定慧,断贪瞋痴。若将贪瞋痴断尽,则可了生脱死。倘断而未尽者,则犹不能了,况不能断者乎?念佛法门,但具真信切愿,至诚念佛。及至临命终时,必蒙佛慈接引,往生西方。喻如小孩,由父母提携,即可直达本家也。

近人多好立异,不肯做老实工夫,故有学禅宗、相宗、密宗者。此三法门,均不可思议,然均属自力。密宗虽有现身成佛之义,而现身成者究有几人?莫道学密之人不能现身成佛,即传密宗之活佛也不是现身成佛之人。汝等且莫随此各法门知识转,则现生便可出此五浊,登彼九品,为弥陀之弟子,作海会之良朋矣。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韩宗明、张宗善二居士书”

教下诸宗,性相教理,精深浩博,研究非易。即能研究,亦只是语言文字上道理,非是心性上道理。要究彻心性上道理,甚少甚少。此是仗自力的法门。宗下或密宗,理多是妙,非根基浅薄者所能领悟。宗下用功,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佛成佛,但亦尚是宗门初步。既悟之后,再须修道,广行六度,于一切境上,断除烦恼习气。教下用功,先要大开圆解,与宗门彻悟是同。既开悟后,亦再须广行方便,断除习气,甚难甚难。念佛法门,是带业往生。往生之后,即不退转,寿命无量,一生成办。彼修禅宗已经彻悟者,念佛往生,固是上品上生。

证菩萨地位,便能化身他方,普作佛事。若不念佛往生,未断烦恼习气,仍不能了生脱死。非若念佛法门,无论悟与不悟,烦恼习气纵尚未断,但得往生,便是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也。修密宗者,三密相应,即身成佛。但不善用心,即易著魔。即善用心,修此法门,便与其他法门相隔。非若修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多无妨碍。故修密宗者,若能得益,固然是好。若一著魔,便成废物。

我佛法门无量,总要量自己身分,择法而修,莫使求益反损也。净土法门,是十方诸佛下化众生、诸大菩萨上求佛道所常用之法门也。根无大小,皆可修持,有大便宜,快修快修。不要听人说何法,便修何法。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堕,心地上丝毫也用不著。所以古来大法师、大宗师,对此净土法门,莫不提倡。有不提倡者,不知此法门之广大故也。今试言之,惟此法门,未成佛前,仗以自修,已成佛后,赖以度世。三根普被,凡圣兼资,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种子,高之不能超此外,卑之亦能预其中,广大圆满,无以复加矣。

证诸《华严经》,善财菩萨经历百城,遍参知识,其第五十三次至普贤菩萨所,其时善财已证等觉之位,与诸佛齐等。而普贤为之赞叹如来胜功德后,对彼善财及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教以广发十大愿王,以此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良以圆满佛果,捨此末由也。其闻此法者,最下亦是初发心菩萨,修此十大愿王功德,皆须回向西方,方能胜进。再证诸《十六观经》,下品下生,是五逆劣根,临命终时,地狱相现,遇善知识,教以念佛,仗佛愿力,灭罪往生,即得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净土法门,神妙难思。苟于此信得极者,修此法门,万牛莫挽矣。

然修此念佛法门欲生西方,须于身口意三业之间,修善断恶,方可与佛合德,命终自然感佛来迎,故曰净业。业净则心净,心净则感通自易。《十六观经》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为净业正因。何以故?乃造屋固基之法也。基若不固,屋虽造高,不免倾颓。

欲生西方,须做好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二句,在字面上看来,固若容易。然究其实际,蘧伯玉行年五十,方知四十九年之非,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若贤若圣,皆不能承当此二句者。昔白居易为杭州太守,谒鸟窠禅师。问曰:如何是佛法大意?答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此恶字,通身、口、意。无明四十一品,等觉大士,尚有一分无明未破,三德未圆,即是其恶。又九法界皆为恶,佛法界为善。所以此两句,便是佛法大意。白居易曰:此二句三岁小儿亦能道。师答曰:八十老翁行不得。此是总戒律,能修到,则一切戒律,皆修到矣。如此等人,再来念佛,未有不生西方者。

节选自印光大师:“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新春的供养

今天讲的内容都关系到我们怎样做人,怎样修行,怎样务...

识得平常心,一切处都是道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

人怎样才能够清除自己的欲望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为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

圣严法师《对自己有交代》

问:许多上班族因每天上班下班,不断重复,一生好像就...

越用功越精进,魔障就越大

妄想就是自己做不了主,念念佛,妄想又来了,念念又来...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佛体会。第一,佛是什么...

参禅的入门方便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

痛念无常,用心真切

痛念无常,要下定痛心,十分现实的观照到无常。十分现...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回向之义,大矣哉

【原文】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

慈心不杀,当吃长素

慈心不杀 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当教彼一心...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

【佛教词典】观无量寿经得益分

(术语)唐善导观经疏科一经为五段第一序分,第二正宗...

【佛教词典】爱罗刹女

(譬喻)爱欲之鬼女也。爱欲能害人如鬼女也。罗刹为鬼...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问: 请师父开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推荐】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

一位妇产科医生迟到的忏悔

我是一个自医学院毕业就开始从事妇产科工作整整三十年...

人生可以看做三层楼

我常常凝视着丰子恺先生的像,猜想着他那颗博大而善良...

【推荐】投足震动魔宫殿的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菩萨音译摩诃那钵,又名得大势、大精进、无边光...

李炳南老居士: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如此诵经,可得大利益

诵经,有三个重点(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1000美元也可以成功

1980年的一天,刚满19岁,大学还没有毕业的美国青年戴...

十种忏法能将罪业忏除清净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将罪业忏悔清净,可以采用...

入禅之门第五讲:无门关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叫无门关。我想进入这个关、禅的关...

【推荐】修行中的八念法门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

星云大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1》

各位同学: 大家都是佛教的青年,一个佛教青年就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