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语 句句直指人心

2018/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语 句句直指人心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二)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三)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四)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无相颂》

(五)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六)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七)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八)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讎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九)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十)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十一)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十二)

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盘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十三)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十四)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十五)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十六)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十七)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十八)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已今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十九)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丛林及禅法

一、丛林之兴 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为生,那里化缘很辛苦...

梦参老和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上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经的题目。这个经字不多...

低头也是一种智慧

古人云:至刚易折,上善若水。做人不可无傲骨,但也绝...

禅者的心境

唐朝时,有位名叫懒残的禅者,修行造诣极高,遐尔闻名...

天乘四空定之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

第二个,识无边处定。 二、识无边处定,谓行者厌虚空之...

肯定自己

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

发了菩提心后,要赶紧积集这两种资粮

什么是「资粮位」菩萨的相貌?就是这个「资粮位」的菩...

一定要修智慧

为什么我们要自修,不是经上讲阿弥陀佛加持?是,阿弥...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为了我们的健康请尽量素食

1976年,美国成立由参议员乔治麦高文主持的营养与人类...

佛门里面为何有「三多」

明清以来,世间人对于佛教或佛法产生了种种的误解,现...

宏海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今天因缘殊胜,又在我们《...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

【佛教词典】僧寺库厨须结净地

亦名:寺家库厨须结净地、库厨须结净地 子题:库藏、净...

【佛教词典】一体三分

(术语)摩醯首罗天与那罗延天梵天为一体,而亦三分也...

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

明学长老的「佛事道影」

明学长老92岁,而体型瘦削,风范淡定。2012年5月19日到...

地藏菩萨的化身百千万亿

第二品是地藏菩萨在各个世界所有化身,前头是说所教者...

我们曾经发誓永不原谅的那些人和事

小时候,有一年过年,王小三说他有一个新玩具,叫粑粑...

学佛过程中的最怕

学佛、修行就是将不正确的一切行为修正过来,把不正确...

再问你一遍,到此作甚?

我们中国大乘佛教,说起来佛弟子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可...

很重视眼前的人,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

只有「无住」,才跳得出三界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请衣服吃饭

一休禅师有一位将军弟子,有一天将军请师父吃斋,一休...

用感恩的心来修行,智慧就会一直出来

今天我们修行要记住,要感念一切境界,用感恩的心来修...

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道

世间有很多烦恼和痛苦,繁杂社会,芸芸众生,从出生到...

宣化上人《紧急关头要念观音菩萨》

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