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心在到底在哪里

宏海法师  2018/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心在到底在哪里

阿难祈教《楞严经》的缘起就是食和色,一是要吃东西,二是被摩登伽女摄在淫席,就由于这个戏剧性的开场,才拉开了整个佛讲楞严的序幕。序幕拉开以后,第一出演的是什么呢?心在哪里,七处征心。

首先就是披头盖脸地把你的原来的见解全给颠覆掉,常情、俗情全给你颠覆掉。佛就问阿难说,你看你这会儿烦恼来了,又没有本事入到如来的禅定之中,那么我问你,你为什么要出家呀?阿难就傻乎乎地说,我就看见佛长得相貌庄严,就跟着就出家了。佛问你用什么看的?当然是用我的眼睛和心的感受看的。这个时候佛就开示说,人的主观活动之心,念念不停之念,这是在妄想层面产生的一种错觉。在妄想的层面,你怎么找真心,怎么描绘呢?佛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诀窍,就是用这个回光反照。就反问阿难说,你给我找,你给我把你的心找出来。阿难被问这个心在哪里的时候,他首先就执著说,这个心一定是透过我的眼睛才看见您老人家的面庞,庄严的三十二相,那肯定这个心就在我身体之内。

我们现在的修行人对佛法的见解,都知道说佛法是心法,可是一说心,下意识地都会拍胸脯。身体内在哪儿呀?你现在作意一下,我们灵灵动动、活活泼泼的这个感觉在里边吗?阿难就认为在里边。确确实实,呼嗵呼嗵跳动的一颗心脏在里边,可是这颗心脏它有看东西的功能吗?没有。我们现在也可以设想下,你以为我能思能想的这个感觉在我的身体之内,可是如果我们的心在身体之内的话,那我们大家不是现在都坐在这里,你们先看到的是谁?肯定是我吧,我这会儿在中间坐着嘛,然后才能看见旁边的门,对吧,再后,出去以后才能看到外边的东西。如果心在身内,那么这个心也当然同样应该先见内脏,而后见外境,对不对?

可是我们的心现在能够见到肚子里面的肠胃和大肠、小肠、颈椎、肺、心脏,能见得到吗?不能。你说心在内,怎么在内呢?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以为说我们每天认知、思惟作意,这些都是错的。错到什么程度呢?错到以非为是了,错到如此地步。自从我们一念无明翻入轮回,自从我们从光音天第一个众生堕下来,自从我们失去了本有的光明,开始吃地肥,开始养这个色身,最后男女行淫欲,胞胎出现,传宗接代的时候,认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应当的。可是当你开始回光反照的时候,就经不起推敲了,连心在哪儿都找不着。你现在谁能给我抓出来,把这个东西给我见一下,就放在这儿我看一看,在哪儿呢?不在内呀,在内的话就(应该)先见到内脏,可是见不到内脏,说明心决定不在身内。

那好,不在身内的话,那阿难就又说,那好吧,心在外吧,不在内那肯定就在外嘛。可是大家要想想,如果我们能知能觉的这个感觉,如果真的这个觉照的心就在我们的身体之外的话,你自己用左手现在把自己右手掐一下,疼不疼?疼呀。那如果说这个感觉的心离开身体在外,掐的时候这个身怎么会有心的疼的感觉呢?你再问一问,怎么会有心的疼痛的感觉呢?这心在到底在哪里啊?

好,既然不在内不在外,那么就只能说心在中间呗。那现在谁能给我说,你们肯定会觉得,宏海法师说他这会儿坐在这个房子的中间,可是前面的同修看我,我在你们后,后面的同修看我,我在他们前,左边的看我,我属于右,右边的看我,我属于左,中间在哪儿?谁能告诉我哪里有个绝对的中间?所以后来祖师把它浓缩成执著心不在内外中间。那心在哪儿呀?

阿难想想他又说,心就是万法皆空。什么都是假的,不要执著了,该吃肉吃肉,该喝酒喝酒,不要用心,心是分别相。阿难就说执心在没有一个执著。那佛就问了他了,如果这个执著没有执著,你何必还要说一个没执著呢?没有的东西我们会说吗?你看大家都知道,人,每天见的满眼都是人,所以我们才说人民,人世间,念念都离不开。如果没有的东西,现在我们黑咕隆咚眼睛一闭说这是地球,他方国土外肯定有我们叫不上名的星球,你现在给我说那叫什么星球,谁知道呀?没有了你说什么呢?那么如果说有一个不执著,那么既然有一个不执著,已经有了,你怎么能说不执著呢?就像我们说诸法无常,既然有无常,你怎么能说无常呢?你已确定了有一个无常永远常在,错了。所以这就是执心不在内外中间,也不在不可得处。这就是我们往往有时候容易听到的断灭空,妄谈般若,踏有谈空。见得多了,稍微看几句《心经》、《金刚经》、《楞严经》,就天天说心说性,不讲因果。

所以心在哪里呢?祖师说,心不在内外中间,觅之了不可得;同样,心具造百界千如,就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他方国土,全是心的体现,心哪儿哪儿都是。

再进一步,我们现前一念我们在哪儿?你不要以为你现在拥有的这一切是实有的,不要太执著这些了。你要想,这些你本来是没有的,是后来的因缘才有的。即空、即假、即中─本来没有,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所以产生假观,那么空有无碍就是中观。所以《楞严经》的人生观实在是太有智慧了,它是观察即空、即假、即中,是站在现前一念心性的角度来观察人生,从本来无一物,来建立一切法的假相。蕅益大师常说,三界中,是谁在流转呢?就是妄想在流转。善的妄想多了混得好一点儿,有时候到天上去,做个人啥的,恶的妄想多了直接又跑到三恶道遭罪去了。直到有一天,妄想被破坏了,回归到真如的时候,你那个大般涅槃才显现出来。

所以,我们现在,这个现前一念,说时迟那时快,猛醒一下,我们醒了。这就是皈心,把心交给三宝。你要弄清楚皈依佛法僧的目标为什么?最后的功用是什么?皈依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就是要见这个心呀,只有心光明打开了以后,才能见这个佛刹,所以你就要皈心。皈心了以后,慢慢地就开始信解行证了,哎呀!就是这样的,因果不虚,轮回确认,原来如此,越想越正合我意,就不断地渐入佳境。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该要相对地提升。刚开始修行都是在心外求法。我们要心有所住,心要依靠外境来不断长养我们的善根,初学都会是有这样一个过程。但是我们真正把心皈命交出去,说服自己这个心不要乱跑,把心带回家,回到家里来。我常说,就跟一个泛舟渔翁误入桃花园深处一样,如此,学佛,越学越上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表面看来,好像佛学与医学毫无关系,了不相涉。但如果...

众生轮回的三大根本原因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

扫地的功德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清晨,给孤独...

人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为人道的众...

【推荐】只要心里有佛,佛都会来护佑你

文殊菩萨问佛:佛涅槃以后,众生用什么来做福田?佛答...

怎样去除掉心灵的杂草

一位著名的禅师即将不久人世,他的弟子们坐在他的周围...

一念妄想创造出轮回

显妄果本空 首先佛陀先显示:这六道的果报其实是不真实...

心灵美容

漫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美容店,这美容店的作用的确不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吃肉无异于间接杀生与慢性自杀

小时侯,我于沿海乡镇长大,伙食中,虽少肉,却多鱼。...

想要长相庄严,就要多诵大悲咒

诵大悲神咒功德不可思议。那天有人问师父一个问题,说...

人应该在哪些方面讲情、留情

世间上,一般人最注重的什么?就是「人情」。而什么是...

对现在的三宝很失望,保证你来生会更失望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什么?叫减劫,诸位知道吗?我们的劫...

【佛教词典】趣义

【趣义】 p1326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二卷四页云:问:何...

【佛教词典】苏波利

(人名)Suvarsa,迦叶遗部部主之名。译曰善岁。因之云...

怎样为亲人修福报呢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

无法代替的五件事

圆悟克勤有一个得意的弟子叫大慧宗杲,是宋代非常著名...

两土世尊一个遣一个接,为我们保驾护航

善导大师在给《观无量寿经》著疏的时候,对一个修净土...

过堂

过堂,是上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门中的吃饭,有别于印...

你要用什么思想来面对果报

第六意识扮演的是我们所强调的受用缘起,它受用果报的...

价值都要用折扣来计算吗

打折扣是商家买卖的一种促销手法,意思就是照原来的价...

动物实验所造的恶业与果报有哪一些

问: 法师您好!我是医学专业的学生,读研会涉及动物...

四十八大愿——(第28愿)菩萨道树普见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

【推荐】第三世怨的结果

净土宗祖师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对净土法门产...

圣严法师《天下有五难》

佛言: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制命不死...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因为说话遭到过别...

粒米大如山

有一对贫穷的老夫妇,既没有儿女,也没有谋生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