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多年还是怕鬼,该如何对治

2017/07/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请问师父,弟子虽然学佛多年,然而还是怕鬼,甚至一个人都不敢住在家里。如何对治?

答:怕鬼之心,一般之人或多或少恐难免有之。然既已学佛,我等亦当努力对治怕鬼之心。当知佛教中,尚有修头陀行者于冢间住,此即是于坟墓当中住也。若怕鬼者,何敢于坟墓当中住?然于冢间住,实是大助于修无常观,亦甚助于离欲也。正如《佛说十二头陀经》云:“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应修二法,所谓止观、无常空观,是佛法初门,能令厌离三界。冢间常有悲啼哭声,死尸狼籍,眼见无常,又火烧、鸟兽所食,不久灭尽。因是尸观,一切法中,易得无常想。又冢间住,若见死尸臭烂不净,易得九想观,是离欲初门。是故应受冢间住法。”

又我等学佛人,但真实修行,鬼神皆为护法,无须害怕也。《竹窗随笔》言:“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府报应甚悉,家人环而听之。某在众中忽摄心念佛,媪谓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问何故?曰,汝心念阿弥陀佛故。问何以知之?曰,见汝身有光明故。村民不识一字,瞥尔顾念,尚使鬼敬,况久修者乎。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念佛之人,称念佛号,身体发光,鬼神恭敬。而不种善根不闻佛名之鬼,尚要惊怖,故我等念佛之人,实无须怕鬼也。正如蕅益大师于《灵峰宗论》中言:“桐城有二人结伴为客,一死,伴葬之。携赀还其妇,妇疑,伴愤甚,往尸处陈祭哭诉,鬼与伴问答,如生前,乃同归作证,中涂遇事,偶一念阿弥陀佛,鬼大唤,‘何放光怖我?’更速转数念,鬼惧曰:‘汝一念,胸辄舒五色光十余丈,眩我心目,不能复近汝矣。归语我妇,令自来,当为汝雪冤。’伴因此醒悟,出家为高僧。嗟嗟!甫举一念,光轮便舒,故寿昌大师云:‘念佛心,即是佛也。’岂今时念佛,他时成佛哉?惜鬼不种善根,不闻佛名,故惊怖。倘本念佛人,仗此良缘,宁不顿超乐土邪?”

又印光大师《与陈慧恭居士书》中言:“在家人念蒙山,有何不可,此系普结孤魂缘者。小则蒙山,中则焰口,大则水陆,同是一事。常结孤魂缘,则常吉祥矣。人不敢念者,意恐招鬼。不知鬼与人混处,无地无鬼,即不招鬼,谁家无鬼乎。鬼比人当多百千倍,人若怕鬼,当积德行善,则鬼便敬而护之。人若做暗昧事,鬼便争相揶揄,故难吉祥。人若知此,虽在暗室,亦不敢起坏念头,况坏事乎。此种鬼,乃善鬼,人来则让开,人去则又遍占其地。若厉鬼发现,则有大不吉祥。放蒙山,若至诚,虽厉鬼,亦当谨遵佛敕,不复为厉。是以凡怨业病,医不能愈者,至诚念佛,念观音,即可速愈,乃怨鬼蒙念佛恩,得生善道而去耳。可知人人面前,常有许多善鬼,或恶鬼。怕鬼之人,当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所有之鬼,通成卫护之人矣。此鬼唯恐不多,越多越好,用怕作么。”

是故天,仙,鬼神,皆在护法之列,但善自修行,自无须怕鬼。又平心而论,所谓之怕鬼,恐多与怕死相应。倘心不怕死,又何会怕鬼。故而我等倘怕鬼,亦要深思,是否我等尚贪生怕死,是否我等尚留恋此五浊恶世也,而不欲早生净土哉?我作此语,人初见之未必以为有理,然静心思之,亦未必无理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难以老实念佛的症结在哪里

问: 怎样才叫老实念佛?人们为什么难以老实念佛,其...

我问师父(宏海法师答疑)

问: 我有三个问题请问师父: 第一个,阿罗汉在有余涅...

为何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问: 怎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佛是念佛的什么? 大...

临终接引时,阿弥陀佛现的是什么相

问: 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

印光法师对六个诘难疑问的解答

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

为畜生道念佛有用吗

问: 有时看到畜生道的众生,我们在心里为它默念阿弥...

失眠怎么办

问: 失眠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对于睡眠不好,心病还...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食素与食肉之辩

中国汉地佛教徒茹素的传统 当佛教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

怎么才能摆脱生死业力的恶性循环

佛陀他是一层一层的摄事入理。其实这个摄事入理不但是...

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做出家人!我常常说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佛教词典】境界相

为大乘起信论所说三细之一。又作现相、境相、现识。依...

【佛教词典】二智(五)

摄大乘论云二智:   一、根本智 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

贫人供佛

罗阅城的大众正在商议每人出百钱,以办斋供养佛陀与僧...

如何战胜逆境,在逆境中生存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困难与挫折,所谓「人生不...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一、出生望族,孝深识广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年),...

那就是禅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

受持少法就能获得很多福德的修持法门

昔时,佛在海龙王宫,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众多大菩...

吃素如何吃到皮肤年轻细滑且营养够

作者:善心莲花 我个人的经验:我吃素,不吃蛋,很少...

新加坡居士林林长李木源居士安详舍报

在新加坡宗教界享有名望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林长李木源...

追求物质的乐受是无底洞

你生活的快乐不快乐,活得幸不幸福,你是不是有一个正...

如何安住我们的心

当年,源律和尚向慧海和尚请教: 源问:怎么用功? 慧...

如何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极悲观

问: 弟子在生活中,体会到当今社会的种种五恶五痛情...

惟觉老和尚《吃素与学佛》

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从身口意开始,学佛的身、学...

憨山大师论般若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般若...